来源:广东女性E家园 日期:2013-11-12 15:39:00
河源市位于广东省东北部,地处东江中上游,是典型的山区市。辖1区5县,区域总面积1.58万平方公里,全市户籍总人口349万(其中农业人口267万,占76.5%),是一个欠发达地区,所辖的5个县都是贫困县。我市历来有民风淳朴、人民勇敢善良的优良传统,但受地理条件、经济状况影响,在创建平安家庭方面,还存在群众平安意识较为淡薄、家庭经济不富裕引发不稳定因素等问题和困难。针对以上情况,市妇联认真在党政所急、群众所需、妇联所能上找准工作结合点,进一步调整工作思路,把精力放在开展社会宣传和家庭帮扶上,努力突破平安家庭创建工作的难点,取得了较好的工作效果。主要做法如下:
一、抓宣传,着力增强家庭平安意识
(一)通过多种形式宣传,提高群众“六防”“六无”意识。一是集中宣传。每年“3.8”妇女节、“6.26”“12.1”“12.4”等节日,各级妇联都联合有关部门在市、县、镇人群密集的地方设立咨询台,悬挂标语、横幅、挂图,发放资料等多种形式进行宣传,引导群众增强“六防”(防拐卖、防盗窃、防抢劫、防隐患、防暴力、防艾滋)、“六无”(无毒品、无赌博、无暴力、无犯罪、无艾滋、无邪教)意识,远离黄、赌、毒,预防艾滋病,建设幸福和谐家庭。二是进村入户宣传。深入社区、走村串户,与每个家庭签订平安家庭和“不让‘黄赌毒邪’进我家”承诺书。以源城区龙尾坝社区为试点,在全省率先创建无家庭暴力一条街,与每户家庭签订“让暴力远离家庭”承诺书,有效遏制了家暴事件的发生,反家暴宣传深入人心。三是组织群众性文艺宣传。去年是“六五”普法宣传年,市妇联把普法宣传与平安家庭创建工作相溶一体,委托市民间艺术团组织编排了以小品、快板、歌舞等群众喜闻乐见的“平安幸福从家开始”广场文艺节目,在市区及县区和部分乡镇巡演17场次,不少原创深受基层观众热烈欢迎。近年来,开展各种宣传活动共119场次,发放各类宣传资料30多万份、悬挂标语326条,为平安创建工作营造了良好氛围。
(二)深入开展普法教育,提升群众法律意识。坚持普法与平安家庭创建紧密结合。一是通过法律进家庭、进乡村、进企业、进学校,强化用法守法保平安意识。以妇女之家、女性教育讲堂、外来女工流动课堂、禁毒“流动课堂”为平台,举办《婚姻法》等法律法规及禁毒、防艾知识讲座,解答有关法律问题,发放法律宣传资料,提高广大妇女法律素质,增强自我保护能力。二是把法律内容纳入家庭教育大讲堂进社区活动,组织引导广大家长科学育儿,学法守法,把《未成年人保护法》贯彻始终。为了唤醒全社会关爱留守儿童意识,增强广大家长监护孩子责任意识,组织拍摄“关爱留守儿童”宣传片,连续半年在河源电视台黄金时段播出,在市区各条线路的公共汽车上反复播放18个月,该片孩子对父母的声声哭唤,深深打动了千万家长的心,也让无数家长进一步认识到身为父母的法律责任。三是开展“廉洁在心,福乐盈门”廉政文化进家庭活动,以家庭平安促政治平安、社会平安。组织书画创作、文艺巡回演出、发送短信、报告会等,引导全市副处以上干部家属当好廉内助,共筑廉政墙,保卫家庭,保卫幸福。三年来,举办各类培训班204场次,培训人员2.8万人,让平安意识深入人心。
(三)广泛开展家庭道德宣传,提高群众文明意识。浓墨重彩写“家”字,把平安创建与各类以“家”字为内容的活动结合起来,通过广泛开展“文明家庭”等各类家庭及家庭角色评选表彰活动,营造平等友爱、融洽和谐的家庭人际关系,提升家庭幸福感,增强家庭成员创平安保平安的责任感和自觉性。比如:紫金县好义镇鹿塘村坚持扎实开展平安家庭创建活动,全村412户家庭有55户被评为县级“文明家庭”,是名副其实的“六无”村、平安村。三年来我市表彰“优秀书香之家”“绿色家庭”“平安和谐家庭”“五好文明家庭”1000多户,表彰“好家长”“好母亲”“好军嫂”552名,评选“好婆媳”27对;3个村(社区)和5户家庭脱颖而出,分别受到全国、省维护妇女儿童权益暨平安家庭创建协调组的表彰。
二、抓帮扶,着力增加家庭平安因素
(一)开展困难救助,缓解家庭燃眉之急。一是竭尽所能,多方筹集资金,为困境妇女儿童提供“四援助”。近年筹款2000多万元,援建单亲特困母亲安居房600多套、孤儿安居房17套;支持279户单亲母亲家庭和贫困妇女家庭发展生产;为近2万名贫困妇女提供免费妇检及两癌筛查;争取爱心人士支持,开展“阳光助学”行动,332名单亲特困家庭子女上学得到了连续3年、每月300元资助;开展爱心父母大联盟活动,发动“爱心父母”帮扶4000余名困境儿童。二是坚持开展慰问活动。利用“3.8”“6.1”、中秋、重阳、春节等传统节日,发动爱心人士、爱心企业到敬老院、育智学校等开展慰问活动,为孤寡老人、残疾儿童、困境家庭送上物资和慰问金,让他们感受社会大家庭的关爱与温暖。三是建立妇女儿童基金。为了让更多的贫困妇女儿童及时得到救助,利用义演活动等形式向爱心单位、爱心企业发出募捐倡议,吁请爱心人士伸出援手,为我市需要帮助的贫困妇女儿童捐出善款,现场筹集善款126万元,目前已有133名贫困妇女儿童得到资助。
(二)开展创业支持,促进家庭增收致富。联合农业、人社、科技、财政、金融等部门,广泛开展妇女增收致富支持行动,促进妇女发展,为平安幸福奠定基础。一是开展科技知识培训普及,创业就业技能培训,为妇女发展提供智力支持。近年共开展各类技能培训班240多期,培训妇女2300多人。二是争取各种福利政策,为妇女发展提供资金支持。争取省妇联及市财政支持,实施妇女创业小额担保贴息贷款工作,为373人发放贷款3200万元;争取中央财政资金350万元支持32个女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为以妇女为主的农民专业合作社破解发展瓶颈。三是创建巾帼创业示范基地,带动妇女创业致富。近几年,创建市级以上巾帼创业示范基地25个,其中5个女种养基地获全国、省妇联共21万元扶持资金。四是组织发动妇女建立合作社,抱团发展,降低发展成本和风险。目前,我市已有179个以妇女为主的农民合作社,我市农村妇女经济发展行业协会是全省唯一的女性行业协会。增收致富支持行动,吸引了无数妇女返乡就业,减少了留守儿童,减少了空巢老人,提升了家庭幸福指数。
(三)开展维权帮助,化解家庭矛盾纠纷。为方便广大群众及时表达利益诉求,市、县两级妇联开通12338维权热线,尽力减少上访群众来回奔波和节省路程开支。依托综治信访维稳中心建立妇女维权工作站252个;依托镇街派出所建立家庭暴力投诉点88个,这些机构的建立,有效维护了社会的平安稳定。积极争取司法行政部门的支持,市、县妇联建立了妇女法律援助机构7个,为打不起官司的贫困妇女儿童免费提供服务,近年为困难妇女儿童提供法律援助服务183人次。村村设立妇女之家,为基层妇女提供全方位的维权服务,让妇女有话有处讲,有难有处诉,有案有处报,有困有人帮,形成级级有人管、层层有人抓的工作格局。据统计,三年来,市、县两级妇联接待来信来访来电共1216宗,做到宗宗有登记、件件有落实,事事有回音,处理率达100%,有效地化解上访妇女心中的积郁。
我市平安家庭创建活动,在薄弱环节方面的工作取得较好进展,有力地促进了“平安千家乐,和谐万户欢”良好格局的形成,积小安成大安,促进了当地社会平安和谐。河源市妇联先后被全国妇联、国家信访局授予“维护妇女儿童权益先进集体”“信访工作先进集体”荣誉称号。我们将进一步加强分类指导,突出重点,增强工作针对性和实效性,不断提高创建水平,组织动员全市妇女为建设平安河源做出新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