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广东省妇联疫情期间开展心理援助服务主要做法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之后,全国妇联对疫情期间心理援助服务工作提前部署,及时指导。广东省妇联也关注到部分人群存在情绪管理、家庭关系、亲子关系变化带来的心理援助需求。对此,广东妇联认真落实全国妇联工作要求,积极做好有关工作。2月1日至5月8日,提供线上心理服务4474人次。
(一)加强组织领导。一是省妇联及时印发关于做好疫情期间心理援助服务工作的通知,要求市县妇联要提高思想认识,明确服务对象,做好资源整合,提供优质、便捷服务。二是以“您有需 我就在”统一服务名称,统筹疫情期间心理援助工作,形成品牌效应,提升影响力。三是总结疫情心理援助服务实践,及时制发疫情期间心理援助服务指引,多次为基层提供学习、培训素材,加强工作指导,规范服务运作。
(二)加强平台建设。一是强化12338妇女热线、36间省妇女维权与信息服务站以及50间舒心驿站的心理援助服务功能,突显妇联网站网页、微信公众号心理援助服务指引,构建线上服务网络。省妇联12338妇女热线提供7X24小时服务,21个地级市妇联均开通热线24小时服务。二是争取心理专家支持,引入专业社工服务,发挥心理志愿者作用,为心理援助服务提供专业力量支撑。省妇联通过购买服务方式,依托广州市白云心理医院专业团队开展心理援助服务。
(三)加强社会宣传。把宣传妇联心理援助服务和宣传疫情期间心理调适知识结合起来,通过微信、平面媒体和其他新媒体,结合线下发放宣传单张等形式,大力宣传妇联心理援助服务,提高12338热线、舒心驿站等服务平台的知名度,指引有需要的妇女求助。今年2月份以来,县级以上妇联微信公众号普遍推文2-3篇,中国妇女报对广东心理援助服务报道三次。
(四)加强制度建设。一是建立检查督促制度,以求助者身份定期对线上心理援助服务进行抽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定期督促妇联干部强化服务意识,保障服务时间电话有人接、能提供好服务。二是建立跟踪制度,对存在心理创伤、有自残或自杀倾向、心理问题积压较多的,开展回访,了解求助者的心理状态,对有需要的继续给予心理支持。线上和线下相结合、相促进,线上给予心理疏导、危机干预,线下着力帮助解决实际困难。比如,东莞市妇联对被在酒店隔离的儿童小菲,通过QQ聊天等方式给予心理支持,同时,协调好小菲的生活起居,安排工作人员看望探望小菲,为她送去学习用品和零食,使小菲倍感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