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直以来,江门市妇联高度重视对外来女工的关怀和服务工作,关心外来女工的成长,关注外来女工的发展,积极从外来女工城市融入、婚恋家庭、卫生保健、权益维护等方面创造条件,努力为提高外来女工的文化素质,增强法律观念和弘扬自尊、自信、自立、自强(“四自”)精神搭建平台,建立起一支团结互助、积极进取、朝气蓬勃的外来女工队伍,为外来女工健康成长、发展打造坚强阵地和温暖之家。
一、积极牵头推动,为外来女工的成长发展搭建服务平台
要做好外来女工的服务工作,需要一个载体和平台,我们从组建外来女工联谊组织入手,2005年,决定在江门市区建立外来女工之家。在创建初期,我们遇到了外来女工流动性大、人员不集中、文化素质参差不齐、参加联谊会的积极性不高、工作时间长业余时间少以及没有经费等一系列困难,本着服务外来姐妹宗旨,多方协调,深入到社区、企业、工厂做发动工作,终于于2006年2月在市妇女儿童服务中心正式成立,发动了首批外来女工代表参加,通过投票选出理事11人,选举幸江曼同志担任会长。当时,第一批会员只有110人。“外来女工之家”成立,标志着我市外来女工有了一个自己的“家”。
结合外来女工之家五年的发展经验与不足,为了使“外来女工之家”持续发展,不断壮大,在省妇联的重视和支持下,我们各方物色组织骨干,引导各名骨干以一带一、一带多的形式发展会员,逐步长大外来女工之家的队伍,并于2011年3月,举行了“外来女工之家”换届大会。会议总结了“之家”5年的工作。选出了第二届理事会会员11名。来自湖南郴州、现任俏姿美容连锁机构董事长助理的李春秀当选为第二届理事会会长,有4名副会长和1名秘书长。新一届外来女工之家领导班子组织协调能力显著提升,重新研究制定了新的组织架构、联系方式和工作计划。为外来女工之家的发展搭建了平台、奠定了基础。
二、争取各方资源,为外来女工之家的发展提供保障
一是解决场地经费问题。我们在市妇女儿童活动中心腾出一间房子作为“之家”的联络点,市妇女儿童活动中心为“外来女工之家”会员免费提供联谊交流、娱乐学习、培训服务等的活动场所,市妇联在有限的经费中拨出专款支持外来女工家长开展活动。
二是争取企业家的支持。外来女工之家会员,特别是会员骨干的工作、活动需要一定的时间、经费、人力的支持,我们做一些骨干会员老板的工作,让企业家们给时间,给经费带头支持外来女工之家活动。市女企业家协会副会长、市川粤供水设备有限公司董事长杨永双表示,她是从一名外来女工成长为一名女企业家的,她知道其中的艰辛和不易,她会更多的关爱外来女工。市天成伟业策划传播有限公司董事长林晓晖发动本公司的符合条件的全体女工参加外来女工之家,并提供活动场地和一定的经费。
三是加强舆论宣传引起社会关注。为了让社会更多的了解外来女工,充分利用报纸、电视、网络等媒体大力宣传外来女工工作、生活的真实情况,连续三年的“三八”节期间,江门日报、电视、电台专题采访、报道外来女工积极拼搏、努力成才的先进事迹。如2011年3月,江门日报连续1个星期大篇幅宣传了4 名优秀外来女工的先进事迹。又如2012年3月,江门日报、电台专题报导了三期有关外来女工克服困难、自学成才的事迹。引起了社会各界和各有关部门的关注。原市委常委王晓同志鼓励外来女工要自强不息,同时,呼吁各级各部门要关注、关爱外来女工这一群体,为她们的成才创造更好的条件。
三、发挥外来女工之家作用,提升外来女工自我价值
我们采取各种形式,引导、鼓励外来女工自我提素、自我成才,努力实现自身价值。
一是鼓励自学成才。2007年3月8日,主办了首届“外来女工贡献与发展论坛”,有9名事业比较成功的外来女工代表踊跃发言,来自湖南的李汶妍是外来女工中的成功者,介绍了她“走出山村、追求梦想、不懈努力”的艰辛成功路。来自海南的小孙说:“不要怕自己没有专业经验,只要肯学,什么都能懂”,不到30岁的她,已经成为一个超过1.2亿的企业的业务副总经理。2011年3月,我们又举办了“外来女工成长论坛”,李春秀、幸江曼、胡小春等三名外来女工成功人士介绍了自身的成长经历,并对外来女工的成长提出了建议。这次活动为广大外来女工成长树立正面的、积极的典型和模范。先后有黄灵燕、杨飞、李跃花、周翠花等多位会员通过自学或培训分别考取了本科文凭、财务、医药、出版等专业职称。2011年12月,我会召开了“江门市区外来女工自学成才表彰会”,为10名自学成才的优秀外来女工颁发了荣誉证书和每人1000元的奖金,鼓励广大外来女工积极进取,努力向上。
二是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我们支持引导外来女工之家坚持“季季有活动,年年有主题”的活动原则。先后开展了征文活动、联谊交往、培训讲座、亲子交流、感恩教育等活动,帮助、支持“之家”成立了文艺活动组、体育活动组、文学爱好组、国学培训组等。2011年底组建了由45名会员组成的合唱队,参加了2012年全市“三八”合唱表演,荣获优秀奖。近2年,先后举办了庆“三?八”联谊会、中秋节联欢晚会、冬季烧烤会、年终茶话会、诗歌朗诵会、国学讲座等各项有益活动。如今年母亲节期间,举行了以“母亲颂”为主题的征文活动,共评出一等奖1名,二等奖5名,三等奖10名,并于5月20日上午,在新会圭峰山野外活动场地举办了一场别开生面的颁奖及朗诵大会,在美丽的圭峰山下,16名获奖者走上领奖台,领取了奖品,领奖后分别上台朗诵了自己的作品,讲述了自己的心得。在现场,姐妹们有时被感动得泪流满面,有时又暴发出雷鸣般的掌声。该次活动既加深了外来姐妹之间的联系、沟通,展示了外来女工的才华,增强了她们自信自强的意识。据统计,近2年,之家组织了各项联系活动共20多次。
四、加大扶持力度,帮助外来女工脱离困境
针对外来女工大部分生活在社会的最底层,做最累最脏的工作,领最低的工资这些情况,我会更是加大了对外来女工的扶持力度,率先垂范,先后帮助了因家庭贫困而辍学的湖南籍方欢欢、方凤凤姐妹完成学业,帮助多位外来女工解决工作问题,以实际行动,为外来女工做实事、办好事,让外来女工真正找到组织依靠。
2010年底,在一家制衣厂工作的林志萍等几位外来女,工因不满工厂老板长期克扣工资、工作条件苛刻而罢工,无良老板将她们的行李抛出宿舍,强行把她们赶出宿舍。天寒地冻,她们身无分文,居无所宿,向有关部门投诉无果。我会积极出面,主动与工厂协商,向人力资源和社保局争取帮助,最后,为她们争回了应得的工资和福利。
来自梅州的杨理珍的丈夫不幸患上尿毒症,昂贵的医疗费使他们原本就不富裕的家庭陷入困境。我会上门进行了慰问,并送上了慰问金。“之家”的会员们知道这一情况后,自觉发动捐款,为他们奉上了一份爱心,使他们提高了战胜病魔的信心。如今,她丈夫终于成功做了肾脏移植手术,目前正在康复治疗中。
目前,“外来女工之家”会员将近500人,她们开通了飞信(542219407),建立了QQ群(16631233),供会员交流思想、传递信息,从而增进了会员的情感,增加了对协会的热爱,增强了大家参与协会活动的积极性,有效提升了外来女工的归属感和幸福感。外来女工之家已真正成为我市外来女工值得信赖和依靠的温暖的家。(江门市妇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