粽情端午 文明传承!云浮市各级妇联推动传统文化融入家庭文明建设
端午节期间,云浮市各级妇联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注重家庭家教家风建设的重要论述,将传统文化巧妙融入家庭文明建设,通过寓教于乐的方式,在全市范围内掀起“我们的节日·端午”主题系列活动热潮。从亲子包粽到非遗体验,从诗歌朗诵到禁毒教育,20余场系列活动既体现了传统文化精髓,又契合了新时代文明实践要求,吸引了数千户家庭参与。
文化根脉传薪火:亲子互动点燃传统节日新热度
云浮市各级妇联以亲子活动为纽带,将历史典故、非遗技艺融入生活实践,以体验式教育为核心,让青少年在动手过程中感悟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层厚度,增强对传统节日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云浮市妇联、云城区妇联在金山社区举办“粽香传文明 童趣庆双节”亲子包粽活动。15组家庭齐聚一堂,主讲老师深入浅出地讲述端午起源与屈原故事,并穿插趣味问答激发参与者热情。在包粽子环节,家长孩子协作捋叶、填米、扎捆,形态各异的粽子堆满桌台,欢声笑语中传递着对家国团圆的祈愿。
云浮市妇联、云城区妇联在金山社区举办了“粽香传文明 童趣庆双节”亲子包粽活动
云城区妇联在富宁社区推出“巧手制龙舟 童心乐双节”亲子活动。20余组家庭以竹编技艺制作龙舟模型,将龙舟竞渡的文化符号转化为亲子协作的桥梁。孩子们在家长指导下切割、编织,亲子情在弥漫的竹香中升华,有家长感慨:“这不仅锻炼了孩子们的动手能力,更让他们感受到了团结拼搏的协作精神。”
新兴县妇联在筠州花园二区开展“编万字吉结 承端午古韵”挂饰手作活动。参与者认真学习象征吉祥的万字吉结编织技巧,工作人员同步讲解端午驱邪避灾的文化内涵。大家互教互学,古老习俗在结绳翻飞间焕发现代生机。
文明实践育新风:家国情怀筑牢核心价值观基石
云浮市各级妇联以端午节为契机,通过屈原故事、法律宣传等形式,将爱国主义、法治教育、家庭文明嵌入活动内容设计,用亲子互动强化家庭纽带,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广大家庭落地生根。
云安区妇联联合多部门在都杨镇举办“粽情端午 共建文明”主题活动。志愿者生动讲述屈原事迹,激发听众爱国热情;现场围绕端午文化、家庭教育展开讨论,并融入《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宣传。《花开中国》合唱环节让整个活动进入高潮,激昂的歌声抒发着家国情怀,一位母亲坦言:“包粽时聊家风,唱歌时思国运,每一个环节都在教孩子什么是责任。”
云安区妇联联合多部门在都杨镇举办“粽情端午 共建文明”主题活动
罗定市妇联在罗城街道北区社区“妇女之家”开展2025年罗定市“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系列活动之“粽情端午 文化传承”。40名学生聆听端午起源与习俗,并通过画粽子、戴五彩绳深化认知。负责讲解的志愿者表示:“五彩绳不只是装饰,更是寓意新时代青少年要抵御不良风气,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
创新融合启新篇:多种形式赋能文化“活态传承”
面对新时代受众需求,云浮市妇联以创新破题,通过“非遗+产业”“传统+法治”“文化+科技”等组合,突破单一节庆形式,将传统习俗与现代元素、地域特色无缝衔接,推动文化传承更好地融入家庭文明建设。
罗定市妇联在罗定学宫举办“肉桂制香囊 端午享安康”活动,联合本土企业将肉桂这一地理标志产品融入非遗文化。学生们观看端午视频后,企业代表讲解肉桂药用价值,指导家长和学生填充艾草与肉桂香料制成香囊。在香气氤氲中,参加活动家庭的亲子关系也变得更加和谐融洽。
郁南县妇联在大方镇推出“粽享六一 童乐端午”亲子朗诵活动。50余组家庭集体朗诵《端午即事》《粽子香》《五月五》等诗词,稚嫩童声与家长语调交织,传递和谐家庭之声。其间穿插禁毒教育,社工以“糖果状毒品”模型警示危害,家长承诺加强对孩子的教育引导。包粽环节则延续温情,孩子填米、家长绑绳,形态各异的粽子满载亲情守护。
罗定市妇联在罗定学宫开展“肉桂制香囊 端午享安康”活动
云浮市各级妇联举办的端午节系列活动,以亲子互动为桥梁、文明实践为内核、创新融合为引擎,不仅深化了广大家庭和青少年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知,更通过家庭单元辐射社区,助推精神文明建设。
未来,云浮市各级妇联将继续深耕“我们的节日”品牌,让优秀传统文化持续融入家庭文明建设,焕发新的生命力,为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广东实践的云浮新篇章注入不竭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