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浮市妇联着力抓好四个阶段巩固提高基层妇女参政水平
云浮市地处粤西山区,是广东省最年轻的地级市。由于我市经济欠发达,农村外出务工情况较多,农村里大部分都是留守妇女,存在年龄较大、素质不强、文化程度较低等现象,同时长期以来受传统思想影响,农村妇女参政议政意识不强,在推进基层妇女参政议政方面存在一定难度和挑战。
面对困难和挑战,云浮市各级党委政府以及妇联组织主动作为,攻坚克难,切实推进基层妇女参政议政工作取得新成效。近年来,我市基层妇女参政议政人数比例不断提高,覆盖领域逐步扩大,方式渠道进一步拓宽,基层妇女参政议政的主体地位得到了提升。尤其是在推进女性进村、社区“两委”工作方面取得了新提高。2014年村、社区“两委”换届后,云浮市实现了村、社区“两委”100%有女性,妇代会主任100%进村、社区“两委”。全市965个村、社区共选举产生女性“两委”委员1248人,占“两委”委员总人数的24.2%;女性正职78人,占“两委”正职总人数的7.5%,其中“一肩挑”的有66人。女村委会成员961人,占21.5%,女村委会主任48人,占5.7%;女居委会成员233人,占43.1%,女居委会主任24人,占20.3%,均比上届有所提高,相关指标数据在全省排名前列。
各级妇联积极抓住村、社区“两委”换届有利契机,充分发挥职能作用,着力抓好谋划、准备、选举、履职等四个阶段工作。
一、谋划阶段主动介入,及早部署女性进“两委”工作
市妇联积极争取市委、市政府支持,主动与组织、民政等部门沟通协调,切实把妇联组织纳入领导机构,并将有关妇女参选参政的保障性政策列入换届选举工作文件,为推进女性进“两委”提供了有力保障。各级妇联组织提前深入各地开展女性进“两委”专题调研,掌握基层优秀女性人才情况,物色妇女委员候选人,重点分析影响女性进“两委”的薄弱环节、存在问题、目标差距等,做到底数清、情况明。
二、准备阶段大力宣传,营造妇女参选良好氛围
各级妇联组织广泛宣传《妇女权益保障法》《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广东省村民委员会选举办法》等法律法规和男女平等基本国策,通过开展云浮市“新农村・新女性”主题实践活动,选树妇女先进典型,宣传妇女先进事迹,进一步强调妇女在基层民主管理中的优势和作用,提高妇女参选热情,有效转变农村思想观念。同时,在换届前,针对基层妇女特别是村、社区妇代会主任、妇女骨干参与选举的步骤、要点、技巧、注意事项等进行专题培训,着力加强科技致富能力、岗位任职能力、参政议政能力等方面的培训,不断提高她们的竞争力,树立参选信心。
三、选举阶段强化指导,确保基层妇女依法当选
各级妇联组织积极联合组织、民政等部门,抓住选举期间的关键环节,推动基层妇女参选政策落到实处,确保妇女候选人依法依规顺利当选。在推选候选人环节,实行分类指导。现“两委”成员中有妇女的,鼓励和支持妇女干部继续参选,并鼓励群众基础好、工作能力强的妇女参选“两委”正职,力争连选连任;现“两委”成员中没有妇女或候选人没有妇女人选的,及时报告当地党委政府,争取重视和支持,积极向党委政府推荐优秀女性作为候选人参选,确保各村候选人中至少有1名妇女。在选举环节,实行妇女委员专职专选。选举过程中有妇女获得过半数赞成票的,确定得票最多的妇女当选,没有妇女获得过半数赞成票的,在委员的应选名额中确定1个名额另行选举妇女成员,确保实现各村都有1名以上女干部。在选举期间,实行动态监测。要求各地妇联每月报送女性进“两委”工作情况,及时掌握妇女参选动态,积极指导和帮助妇女应对和解决参选参政中遇到的问题,促进妇女参选参政目标实现。
四、履职阶段注重培养,增强基层妇女素质及后备力量
各级妇联组织抓住新一届基层妇女干部任职契机,及时对基层妇女干部进行集中培训,增强基层妇女履职能力和素质水平,促进她们为当地经济社会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并对任期内全心全意为群众服务、工作成绩显著的妇女干部,及时给予表彰,提高她们的知名度,为下一届连选连任、参选正职奠定基础。建立健全农村妇女后备人才库,各镇街对40周岁以下、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优秀农村女青年进行登记造册,按照与现任女性村干部人数1∶2的比例确定村干部后备人才;各级妇联积极发掘并推荐综合素质好、工作能力强、群众威信高的年轻妇女人才,确定拟推荐参选下届进“两委”的女性后备培养对象,确保每个村、社区有1名女性后备培养对象。并通过开展村(社区)妇代会改建妇联工作,把当地女性增收致富带头人、文明新风带头人、公益事业热心人、女大学生村干部等优秀女性推选出来并吸收到妇联组织中来,引导她们参与基层管理、为妇女群众服务,进一步增强基层妇女干部队伍力量。
2017年村、社区“两委”换届选举即将启动,云浮市妇联将抓住契机,抓早抓主动,切实把妇联的工作贯穿于换届选举各阶段、各关键环节,进一步推进女性进“两委”工作再上新台阶,确保顺利完成妇女参与基层民主管理的相关指标任务。(云浮市妇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