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

关注微信公众号

微博

关注微博

小程序

关注小程序

当前: 首页 > 省妇联动态

喜迎中国妇女十三大·代表风采|林家如:逐梦田野,助农增收促振兴

来源:湛江市妇联、湛江云媒 时间:2023-10-22

  从都市白领走向田间地头,广东东农实业有限公司董事长林家如已经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逐梦十余年。这位地道的80后湛江吴川姑娘,大学毕业后,入职广东电视台,曾有过8年的媒体从业经历。2011年,怀揣着振兴家乡农业、带动群众脱贫致富梦想的林家如,放弃了在广州工作多年的高薪单位,回到生她育她的故乡吴川,改行耕耘土地当起农民。

  2011年以前,林家如每返一次家乡探亲,心情便越发沉重一次,因为看到家乡丢荒的田地一年比一年多,于是她决定辞职回乡投身“三农”,更希望以此带动更多人投身农业,让丢荒的农地种上庄稼。说干就干,2011年,林家如回到故乡吴川,创立了广东东农实业有限公司,正式开始了农业产业化经营。

  创业之初,为了尽快熟悉农业种植生产的每一环节,掌握生产管理的重点,她起早摸黑,与工人一起工作。从耙田、播种、施肥、杀虫、收割、销售等每一生产环节都亲力亲为,虚心学习,很快就成为农业生产的行家里手。

  通过学习、实践和探索,林家如大力推行规模化种植、现代化喷灌,并实施节水农业、集约化育苗、标准化生产、商品化处理、品牌化销售、产业化经营等生产经营模式,迅速转型为新一代的职业农民。

  林家如刚开始承包的大片土地,基本上都是村民撂荒的酸碱地。村民曾在这些土地上种植水稻、蔬菜和香蕉等作物,但由于土壤长期不改造,慢慢地变成了酸碱地。为了变废为宝,林家如请教农业专家,斥资平整土地、修挖水渠以及进行土壤改良,使之变成良田。

  据统计,经过改良的撂荒地有2500多亩,成功调动了农民的耕作积极性,荒地重新种上了粮食。今年,林家如还与遂溪县杨柑镇、雷州市白沙镇合作,分别帮助其改良撂荒地800多亩和200多亩,为撂荒地整治工作作出积极贡献。

  为进一步发展深加工,以及解决农户“烘干难、储粮难、卖粮难、加工贵”等问题,调动农户和合作社的种粮积极性,2017年以来,林家如累计投资二千多万元建成贮藏能力达3360吨的低温稻谷仓库、10000吨的常温稻谷仓库和日处理能力150吨的稻谷烘干车间,配备日处理稻谷80吨的程控全自动大米加工生产线,为农户和合作社提供全程服务,带动群众致富。

  为了更好地提高产品的质量,林家如严把质量关,农产品在国家、省、市各级食品质量检验部门的抽检中质量合格,真正做到为市民提供安全、放心、环保的食品。该公司的“俏农民”品牌大米、河粉和蔬菜,成为当地的知名品牌农产品。

  林家如时刻不忘自己“振兴乡村、带动群众致富”的初心,在公司稳步发展的同时,坚持采取“公司+种植大户+合作社+精准扶贫户”模式,引进优质丝苗米、红稻米、黑稻米等新品种进行种植,引导基地农户种植优质、高产、适销的新品种,示范带动吴川、遂溪、廉江等地1800多户农户种植本公司的优质稻米。此举使得农户平均每亩年收入从原来的800元提高到1800元以上,实现了公司与广大农户共赢发展。

  近年来,她与吴阳镇多个村委会开展扶贫(帮扶)合作,指导他们成立农村合作社,组织原精准扶贫户以集体形式进行耕种。公司以低于市场价提供优质稻种子、肥料、农药及收割服务,费用在粮食回收时粮款中再扣除。同时,公司负责向他们提供技术服务,派出科技人员跟踪指导,并免费进行技术培训。加工出来的大米产品部分返销给其帮扶单位,从而让原精准扶贫户在整个产业链中获得多重不同的收入。

  据统计,此项扶贫(帮扶)合作受惠的原精准扶贫户有320户,每年为他们增加收入200多万元,脱贫攻坚成效显著。林家如的做法调动农民种田的积极性,让农民持有的荒地逐步变成良田,使吴阳镇及周边镇丢荒的2500多亩耕地种上了农作物。

  为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切实推进乡村振兴,林家如与多个镇政府合作,大力实施“一镇一业、一村一品”行动,帮助吴川吴阳镇桥头村委会、那良村委会等村委会创建自己的丝苗米品牌,帮助原建档立卡贫困户增收。

  为了增加农民的收入,保护耕地,林家如创新种植手段,开发出 “高端香稻+禾虫”绿色生态高效种养试点,该种养模式不仅可以增加农民收入,同时有效推动化肥、农药减量增效,促进绿色生态农业高质量发展。

  目前,林家如正谋划进一步发展稻米精深加工和副产品的开发,延长稻米加工的产业链条,大力打造“五个一”(一粒米[稻米]、一条虫[禾虫]、一包粉[河粉]、一块饼[米饼]、一瓶酒[米酒])产业链,提高稻米产业附加值,为吴川乡村产业振兴作出新的贡献。

  13年来,在林家如的带领下,广东东农实业有限公司从无到有,发展成集优质粮食作物研发、种植、贮藏、加工、销售“五位一体”的湛江市农业龙头企业。未来,林家如将继续秉承初心,在发展企业的同时推动农业增产农户增收,为乡村振兴贡献巾帼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