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

关注微信公众号

微博

关注微博

小程序

关注小程序

当前: 首页 > 省妇联动态

喜迎中国妇女十三大·代表风采|雷珺婷:针线里传承畲族文化

来源:南方+、韶关市妇联 时间:2023-10-20

  自筹资金,耗时十多年,深入福建、江西、贵州、浙江、湖南、安徽等畲族聚居地,挖掘整理畲族文化。很难想象,这是广东省韶关市始兴县一位畲族小姑娘做出的成就。

  2009年,刚二十岁的她走上了畲族文化的传承之路。在畲族文化的挖掘、钻研、交流、宣传工作中,她勤学善思、深入基层,与时俱进、扎实工作,取得骄人成绩。

  2019年,畲族刺绣、彩带、乌米饭列入始兴县第六批非遗项目,雷珺婷也成了畲族刺绣、彩带、乌米饭三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

  从小耳濡目染畲族手工艺的雷珺婷,在心底埋下了文化传承的种子。初中起,她开始着迷畲族文化研究,大量阅读畲族文化资料,注重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

  工作后的她,参与编写全国《畲族雷氏志》,并顺利出版;完成了20多万字的《韶关畲族文化研究》专著编写任务,填补韶关市畲族文化的研究空白。不止于此,2018年,她成立始兴畲族联谊会,联合各方力量,致力于开展始兴县畲族交流活动。

  如何让畲族非遗文化绽放光彩,是雷珺婷持续思考的问题。

  在民间吉庆中,畲族人民往往使用刺绣来美化环境、装饰生活,体现人寿年丰、喜庆吉祥的欢乐氛围。为让这份美好传承下去,她抓住一切进修机会,不断提升个人能力和研究水平。

  雷珺婷先后参加了博柏利手艺设计师公益项目培训、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研修培训。如今,她熟悉非遗刺绣的历史背景、技艺特点、传承方式以及当代设计,深入了解传统的刺绣技艺以及其传承和保护。

  她精心创作的刺绣作品荣获广东省级和国家级奖项。在“北京时装周”——非遗成果转化公益展上,她带着畲族非遗刺绣作品大放异彩,在央媒采访中向全国观众介绍展示。

  同时,她还参加了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和中国(广东)民间工艺博览会等各大型活动,让更广大受众认识畲族非遗文化。

  为了让更多人了解畲族文化,她利用所学知识积极在全县各镇开展一系列畲族文化的讲座,以及非遗刺绣培训。

  “我们鼓励农村留守妇女参与到非遗刺绣创作当中来,带动她们一起就业致富,充分发挥妇女在社会中的作用。”雷珺婷说,这样还能更好地将具有民族特色的畲族刺绣、彩带以及乌米饭等非遗文化传承下去,并发扬光大。

  未来,雷珺婷希望将非遗刺绣与妇女儿童工作相结合,设立刺绣工作坊和培训中心,“这样的话,既能为妇女提供创业就业机会,保护和传承非遗文化,又能推动妇女儿童事业发展。”

  “作为非遗传承人和少数民族代表,能参加中国妇女第十三次代表大会,我感到非常开心和荣幸。”雷珺婷说,这不仅是一份荣誉,更是一份责任,希望带着这份责任履职尽职,积极建言献策,坚持守正创新,传承弘扬民族文化,为推动新时代妇女儿童事业发展贡献巾帼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