贴心服务助离异妇女蜕变
一、案件基本情况
陈青(女)与李伟(男)双方都是湖南衡阳人,于1992年结婚,陈青是一名银行职员,李伟是一名会计。婚后育有一女,现年19岁,在湖南读大学一年级。看上去幸福美满的家庭却原来荆棘满途。
2002年夫妻双方因家庭矛盾,协议离婚。离婚后,李伟从湖南来到东莞一家建筑公司工作,陈青和女儿一直留在湖南工作生活。2007年,女儿出现叛逆行为曾离家出走,陈青希望家庭完整,给女儿良好的成长环境,夫妻双方经协商后决定复婚,并经过民政部门办理了复婚手续,但过着两地分居的生活。复婚并没有给家庭带来和谐,反而夫妻双方经常闹矛盾。李伟还是觉得两人性格不合,于2012年6月起诉离婚,法院判决不予以离婚。2013年6月,李伟再次起诉离婚,陈青坚决不同意离婚,并恳请法院再给予双方协调的时间。法院给予了双方2个月时间冷静协商。2013年8月暑假期间,陈青辞退了银行的工作,和女儿一起来东莞找李伟,希望以此为契机修复婚姻关系,结果三人一起住又闹矛盾。李伟坚持离婚,并向陈青坦白,自2009年开始认识了新女朋友,是李伟的高中同学,也离了婚近10年,双方合得来,下半辈子打算跟她一起,2007年和陈青复婚是看在女儿的份上,现在女儿都上大学了,没必要在一起。陈青一心一意想修复婚姻,但得到这般结果,一度陷入痛苦绝望的阴霾,经常以泪洗脸。陈青曾多次说过要自杀,也曾私自找法官和李伟,以死相威胁不想离婚,这让李伟感到不安,不知所措。在慌乱之间,他想到了妇联这位娘家人,于是前来求助。
二、办理过程及结果
广东省妇女维权与信息服务站(东莞站)详细了解案件情况后,反复分析评估,多次跟进办案,分别给陈青和李伟提供贴心服务:
1.危机介入,输入希望。工作人员非常关注陈青的情绪,多次与陈青面谈和电话联系,给她提供情绪支援,运用宣泄、描述、探索等技巧,帮助其宣泄由婚姻危机引致的压抑、愤怒、痛苦的情绪,以防精神崩溃。
2.调解行动,法理同行。工作人员在跟进过程中发现,陈青家境优越,工作稳定,好强独立,婚后两人在家庭中总是处于“女高男低”的角色,李伟的自尊感很低,加上双方缺乏良好沟通,是第一次离婚的导火线。双方复婚后,长期分居两地,而李伟此时已晋升为建筑公司的总监,经济能力和身份地位大大提升,而且认识了新女朋友,这是第二次离婚的导火线。在征得两人同意后,工作人员安排调解,并邀请律师志愿者参与,帮助案主夫妻双方正确认识婚姻矛盾根源,分析双方利益诉求,缩小意见分歧,聚焦解决办法。律师志愿者指出李伟复婚后确实出现了“婚外情”行为,在婚姻存续期间存在过错。工作人员对李伟进行了批评和教育。李伟当面向陈青承认错误,诚恳道歉。律师志愿者也分析了夫妻双方的婚姻状况,缺乏夫妻感情,有离婚复婚的记录,长期分居,符合夫妻感情破裂的情形,并质询陈青坚持“夫妻两人感情很好”的观点。最后,陈青坦诚承认,婚姻破裂双方都有责任,但就是接受不了。
3.助人自助,走出阴霾。李伟再次起诉离婚,2013年10月初,法院判决离婚。陈青郁郁不欢,自卑感、孤独感、失落感一起来袭,让她萎靡不振。工作人员对其不离不弃,将贴心服务进行到底。运用优势视觉帮助其合理看待自身处境,邀请其参与维权站的婚姻辅导小组,外展志愿服务,帮助其扩展人际圈子,找寻情感支持,提升自我价值感,慢慢卸下自卑自贱的沉重心理包袱。现在的陈青精神面貌有了很大转变,打算定居东莞,不再纠结于一纸离婚书,生活态度积极,已成为维权站的一名志愿者,多次参与志愿服务,践行助人自助精神。
三、办理思路和策略
1.夫妻问题,夫妻参与解决。案件得以解决,得益于案主夫妻双方求助意识高,否则工作人员有再高的调解技巧,也只能轮为“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工作人员紧紧抓住双方都想解决问题的心态,为其搭建面谈沟通平台,让原本都不想跟对方说话的两人,打开破冰之旅。很多时候,婚姻纠纷个案,都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总是单方面做工作,很难做。这个时候,工作人员必须调动当事人的参与意识,问题不是问题,参与解决问题才是重点。
2.法理同行,剖析矛盾焦点。陈青紧紧抓住丈夫有外遇的过错行为,总是指责对方。李伟总是以夫妻双方没有感情为由,认为婚姻破裂是对方造成的。工作人员针对这种情况,选取了“动之以理,晓之以法”的方法,帮助双方剖析矛盾焦点,让双方都看到问题的根源,成为问题解决的重要转折点。
四、工作成效及启示
一是继续做好服务宣传,提高居民对维权站的认知度。案主陈青对维权站多次感谢时反复强调,自己的婚姻曾面临两次危机,如果在第一次危机出现了,能想到娘家人,有社工服务,进行及时介入辅导,就不会错失了第一次介入的良好时机。面对妇女群众多元化、复杂化的服务需求,仍有很多妇女群众不懂得向外界求助,也有受传统思想制约不敢向外界求助。因此,我们需要结合妇联流动服务站,加大服务宣传力度,让服务信息渗透到居民身边,让居民需要服务时能随手可及。
二是推广婚姻教育,增强妇女群众缔造幸福婚姻的能力。“智商”低的人,解答数学问题可能会比较慢;“情商”低的人,跟人打交道可能比较差;“婚商”低的人,就极有可能遭遇不幸的婚姻。“打造幸福婚姻”也需要某种特殊的才能,也需要学习与实践的过程。因引,我们需要推广婚姻教育,给广大妇女群众灌输经营婚姻的技巧,学会抵御和应对婚姻危机,提升女性缔造幸福婚姻、创建和谐家庭、做魄力知性女人,享受幸福人生的信心和能力。(东莞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