汕头站与学校联手帮助单亲女孩健康成长
来源:广东女性E家园
时间:2018-06-19
一、案件基本情况
案主和其父亲到汕头服务站求助。据反映,案主小包是一位初三级女学生,三岁时,其父母就离婚了,案主由母亲抚养,跟随母亲一起生活。案主长期遭受到母亲的暴力行为,还曾多次被母亲赶出家门,不让其回家,案主有时只能在家门外的小区里过夜,有时就会到父亲家住宿。因母亲的暴力对待,使案主曾有过轻生的念头。学校的老师曾出面与案主母亲交谈,就如何改变对孩子的教育方式问题进行沟通,但没有效果。案主的父亲曾起诉到法院,要求变更抚养权,但因证据不足而撤诉。上周末晚上,案主又再一次遭受到母亲的殴打,母亲又再一次将案主赶出家门,不让其回家,案主又只能跑到父亲家过夜。
二、办理过程及成效
汕头服务站工作人员热情接待了案主及其父亲,耐心倾听案主及其父亲的诉说,安抚并指导案主,如遭受母亲的暴力行为,应及时报警求助,或是向学校老师求助。告知案主,女孩子要注意自身安全,要有自我保护意识,母亲不让其回家时,应马上到父亲家里去,千万不能在外过夜,以防碰到坏人。同时指导案主父亲,可向案主母亲的工作单位反映情况,请求单位领导对案主母亲做好思想工作,帮助案主母亲改变对孩子的教育方法,让她明确“反家庭暴力法”有关规定,同时要警醒她防止孩子出现任何意外。
从案主及其父亲反映的情况看,该个案涉及女未成年人的权益保障问题。因此,汕头服务站高度重视,站长黄育英亲自带领工作人员到案主就读的学校,向班主任刘老师了解情况。据案主班主任老师反映,案主父母的离异,对案主产生了一定的心理影响,学校心理老师也为案主进行过心理调适,帮助案主减轻心理压力。案主学习成绩很一般,经常拖欠作业,所以遭到母亲的打骂,因母亲的教育方式不当,致使案主有时离家出走,甚至到外面打工。据了解,案主母亲打骂案主,情节并不像案主及其父亲说的那样严重,母亲通常是打案主的手心,仅有一次顺手拿起晾衣架打案主时擦伤了案主的额头。案主没有回家时,其母亲也会很着急,会打电话告知老师。学校非常重视未成年人的教育问题,通过电话、家访,多次做案主母亲的思想工作,劝说案主母亲改变教育孩子的方法。老师曾向案主父母建议让案主到学校寄宿或托管,尽量避免案主与母亲经常发生矛盾,但案主父母均不同意。服务站对班主任老师关于“让案主到学校寄宿或托管”的建议表示赞同,并与老师达成一致意见,服务站与学校联手,共同帮助案主健康成长。同时请老师及时关心关注案主的情况,及时做案主母亲的思想工作,避免发生案主再次离家出走的现象。
服务站将与学校班主任刘老师了解的情况及服务站与老师的意见建议及时转告了案主的父亲,并请案主的父亲要多关心关注孩子,多到学校看看孩子,多与学校老师沟通,尽量与案主母亲和谐解决孩子的教育问题。
经多次回访,案主的父亲表示,在服务站的指导和帮助下,案主与母亲之间的关系有所缓和,情况已比较稳定。
三、经验及启示
本案中,服务站能与案主及案主父亲建立良好的沟通关系,并及时向案主学校老师进行调查了解,形成共识,服务站与学校联手,一起帮助案主健康成长。
近年来,生活在单亲家庭的孩子越来越多。离婚,对于男女双方来说,可能是一种互相解脱,但是对孩子来说,则会留下不可磨灭的心理阴影。因此,父母离婚后,应充分考虑到孩子的心理需要,应力求把对孩子造成的心理创伤降到最低。要尽量和对方保持友好,尊重孩子的情感和权利,为孩子提供和父母相处的宽松环境,保障孩子健康成长。(广东省妇女维权与信息服务站汕头站)
案主和其父亲到汕头服务站求助。据反映,案主小包是一位初三级女学生,三岁时,其父母就离婚了,案主由母亲抚养,跟随母亲一起生活。案主长期遭受到母亲的暴力行为,还曾多次被母亲赶出家门,不让其回家,案主有时只能在家门外的小区里过夜,有时就会到父亲家住宿。因母亲的暴力对待,使案主曾有过轻生的念头。学校的老师曾出面与案主母亲交谈,就如何改变对孩子的教育方式问题进行沟通,但没有效果。案主的父亲曾起诉到法院,要求变更抚养权,但因证据不足而撤诉。上周末晚上,案主又再一次遭受到母亲的殴打,母亲又再一次将案主赶出家门,不让其回家,案主又只能跑到父亲家过夜。
二、办理过程及成效
汕头服务站工作人员热情接待了案主及其父亲,耐心倾听案主及其父亲的诉说,安抚并指导案主,如遭受母亲的暴力行为,应及时报警求助,或是向学校老师求助。告知案主,女孩子要注意自身安全,要有自我保护意识,母亲不让其回家时,应马上到父亲家里去,千万不能在外过夜,以防碰到坏人。同时指导案主父亲,可向案主母亲的工作单位反映情况,请求单位领导对案主母亲做好思想工作,帮助案主母亲改变对孩子的教育方法,让她明确“反家庭暴力法”有关规定,同时要警醒她防止孩子出现任何意外。
从案主及其父亲反映的情况看,该个案涉及女未成年人的权益保障问题。因此,汕头服务站高度重视,站长黄育英亲自带领工作人员到案主就读的学校,向班主任刘老师了解情况。据案主班主任老师反映,案主父母的离异,对案主产生了一定的心理影响,学校心理老师也为案主进行过心理调适,帮助案主减轻心理压力。案主学习成绩很一般,经常拖欠作业,所以遭到母亲的打骂,因母亲的教育方式不当,致使案主有时离家出走,甚至到外面打工。据了解,案主母亲打骂案主,情节并不像案主及其父亲说的那样严重,母亲通常是打案主的手心,仅有一次顺手拿起晾衣架打案主时擦伤了案主的额头。案主没有回家时,其母亲也会很着急,会打电话告知老师。学校非常重视未成年人的教育问题,通过电话、家访,多次做案主母亲的思想工作,劝说案主母亲改变教育孩子的方法。老师曾向案主父母建议让案主到学校寄宿或托管,尽量避免案主与母亲经常发生矛盾,但案主父母均不同意。服务站对班主任老师关于“让案主到学校寄宿或托管”的建议表示赞同,并与老师达成一致意见,服务站与学校联手,共同帮助案主健康成长。同时请老师及时关心关注案主的情况,及时做案主母亲的思想工作,避免发生案主再次离家出走的现象。
服务站将与学校班主任刘老师了解的情况及服务站与老师的意见建议及时转告了案主的父亲,并请案主的父亲要多关心关注孩子,多到学校看看孩子,多与学校老师沟通,尽量与案主母亲和谐解决孩子的教育问题。
经多次回访,案主的父亲表示,在服务站的指导和帮助下,案主与母亲之间的关系有所缓和,情况已比较稳定。
三、经验及启示
本案中,服务站能与案主及案主父亲建立良好的沟通关系,并及时向案主学校老师进行调查了解,形成共识,服务站与学校联手,一起帮助案主健康成长。
近年来,生活在单亲家庭的孩子越来越多。离婚,对于男女双方来说,可能是一种互相解脱,但是对孩子来说,则会留下不可磨灭的心理阴影。因此,父母离婚后,应充分考虑到孩子的心理需要,应力求把对孩子造成的心理创伤降到最低。要尽量和对方保持友好,尊重孩子的情感和权利,为孩子提供和父母相处的宽松环境,保障孩子健康成长。(广东省妇女维权与信息服务站汕头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