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房产加名焦急万分 中山站热情跟进
【案件基本情况】
L女士,55岁,中山本地人。L女士与丈夫都是再婚,各自婚前有子女,本段婚姻并无生育,双方子女亦甚少回家探望父母。最近有关宅基地的归属问题令L女士感到担忧,原因是宅基地登记在丈夫一人名下,L女士担心一旦丈夫先于自己去世,丈夫的儿子可能收回房子致其无处可居。她曾尝试与社区咨询房产加名的事项,但因丈夫房产证上姓名与身份证不一致的历史遗留问题,社区提出可能需公证人,这令L女士却步。如今L女士觉得非常无助,在丈夫陪同下前来中山站求助。
【办理过程及结果】
中山站接案后,因L女士情绪不稳定,在个案期间多次哭不成声,工作人员耐心安抚L女士情绪,给予同理与支持。与L女士建立信任关系后,工作人员与L女士理性分析现状及需求,并运用理性情绪疗法排除其种种不合理信念,引导其遵循行政程序处理事件。随后,工作人员链接律师志愿者,分析L女士房产加名的诉求,最后给予L女处理意见,建议其携带房产证等证件到就近的公证处办理,而对于房产证上姓名与身份证不符的问题,亦耐心指引其到房管所进行补办。在详细的辅导与法律咨询过后,L女士情绪稳定,坚定表示会逐步实行,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最后,L女士成功地在房产证上加名,她取得新房产证后,表示多年困扰的问题终于得到解决,感谢工作人员给予的指引与辅导,手续的成功办理也让夫妻感情得到的巩固与发展。
【办理思路和策略】
考虑到L女士已被房产加名的事情困扰了两年多,来访时情绪不稳定,支持系统薄弱,引致多种不合理信念,对事件的办理悲观失望。工作人员遂采取理性情绪疗法进行辅导,同时为其搭建支持网络;其次,链接法律资源,协助案主寻求解决渠道;最后,通过工作人员的及时跟进,给予鼓励与支持,陪同其共渡维权之路。
【工作成效与启示】
当面临维权个案时,如何通过链接各种有效的渠道,最大限度地缓解案主面临的困境,是维权工作中的重点和难点。本案中,中山站以“维护妇女合法权益”为工作理念,为其链接律师资源,借助情绪辅导的技巧,及时为L女士缓解焦虑与不安的情绪,同时,亦为中山站支持L女士合法维权打下了积极的基础。(中山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