妻子唠叨遭家暴 及时调解浇开和谐花
来源:广东女性E家园
时间:2013-08-13
一、基本情况
2012年9月30日,案主阿清女士打电话到广东省妇女维权与信息服务站(中山站)小榄分站求助,哭诉丈夫对她施暴,咨询如何处理。工作人员安抚她的情绪后,邀请她前来分站详谈。面谈过程中,工作人员首先详细询问了矛盾发生的起始时间、关联事件、严重程度。经了解,阿清自两年前嫁入夫家,便觉得婆婆待她不好,不仅饮食不合胃口,还经常嫌她家务做得不好。阿清常常对丈夫投诉,而丈夫出于孝心也只会默不作声。自从生了孩子以后,阿清就辞去了工作。她在家时间越长,看到家里不顺眼的事就越多,对丈夫的投诉也越多。渐渐地,阿清发现丈夫不再愿意听她倾诉,而且脾气变得比较暴躁,两人为鸡毛蒜皮的小事就吵架得非常激动,甚至动手动脚。最近,阿清说要回娘家探望父母,丈夫称支付不起费用,夫妻又引起了争执。
二、服务过程及成效
服务站经分析评估,认为案主阿清遭受家暴,伤害程度不大,面对的主要问题是夫妻沟通失调以及婆媳关系不和。案主的意愿是希望能唤起丈夫的关爱,恢复昔日的家庭和谐。为此,服务站工作人员制定了计划后,开展了以下的跟进工作:
1.了解案主的心理状态。案主原生家庭的教育形式较为宠爱,致使案主性格比较娇气、任性,渴求爱和关注。出嫁后远离父母,不适应新的家庭环境,无人倾诉,因此经常唠叨以宣泄情绪,以期引起丈夫的重视。
2.了解案主丈夫心理状态。工作人员与案主丈夫多次电话联络或面谈,他表示自己心中仍然顾家,但妻子经常唠叨,而且2-3个小时仍不停止,让他难以忍受。自从案主辞去工作后,空闲时间增多了,更容易胡思乱想。他本人在外工作,独力支撑家庭经济已经不易,回家又要担心母亲和妻子的关系,压力实在非常大,才会动手动脚打她。他希望妻子可以改掉喋喋不休的习惯,双方平静生活。
与案主夫妻双方分析对方的想法及意愿,指导案主夫妻沟通相处。服务站工作人员在分别理顺夫妻一方心态的基础上,再次联系案主夫妻。与案主丈夫分析妻子的心理,与他模拟争执场面,引导他转移情景及帮助他练习控制情绪,并建议他好言相向,坦白向妻子沟通自己的压力;同时与案主阿清分析夫妻的心理状况,引导她改善表达方式,减少对小事唠叨,并尝试找一份稳定的工作,既分担丈夫的压力,又可充实生活避免产生消极想法。
两周后,工作人员按计划回访阿清夫妻相处情况。两人现在面对分歧能冷静下来,案主亦按工作人员的建议,尝试寻找工作,并成功应聘到居住地附近的一间商店做收银员,家庭重回昔日的和谐。
三、困惑及反思
本案例在较短时间内得以顺利调解,可以得出以下启示:
1.运用社工的专业手法,让案主理解到工作人员是关心她,重视她,愿意协助她,取得案主信任。在辅导中让夫妻双方知道幸福婚姻是建立在互相信任、互相包容的基础上的,帮助家庭成员改变家庭沟通模式,从而有效解决矛盾冲突。
2.在缓解婆媳矛盾中,丈夫的角色非常重要。丈夫应承担改善两人关系的责任。丈夫的鼓励对妻子的改变起着不可取代的作用,同时夫妻两人之间沟通模式的重建,感情的升温,也有助于妻子改变对家婆的态度。
3.由于案主在矛盾初起时就前来求助,双方的矛盾才能及时化解,否则矛盾加深到一定程度,调解的难度就会很大。因此,从此案例中可反思到:日后工作还应加强普法宣传,让有需求的妇女建立及时求助的意识,不要在难以挽救时才想到求助,这样才能避免造成大伤害。(中山站)
2012年9月30日,案主阿清女士打电话到广东省妇女维权与信息服务站(中山站)小榄分站求助,哭诉丈夫对她施暴,咨询如何处理。工作人员安抚她的情绪后,邀请她前来分站详谈。面谈过程中,工作人员首先详细询问了矛盾发生的起始时间、关联事件、严重程度。经了解,阿清自两年前嫁入夫家,便觉得婆婆待她不好,不仅饮食不合胃口,还经常嫌她家务做得不好。阿清常常对丈夫投诉,而丈夫出于孝心也只会默不作声。自从生了孩子以后,阿清就辞去了工作。她在家时间越长,看到家里不顺眼的事就越多,对丈夫的投诉也越多。渐渐地,阿清发现丈夫不再愿意听她倾诉,而且脾气变得比较暴躁,两人为鸡毛蒜皮的小事就吵架得非常激动,甚至动手动脚。最近,阿清说要回娘家探望父母,丈夫称支付不起费用,夫妻又引起了争执。
二、服务过程及成效
服务站经分析评估,认为案主阿清遭受家暴,伤害程度不大,面对的主要问题是夫妻沟通失调以及婆媳关系不和。案主的意愿是希望能唤起丈夫的关爱,恢复昔日的家庭和谐。为此,服务站工作人员制定了计划后,开展了以下的跟进工作:
1.了解案主的心理状态。案主原生家庭的教育形式较为宠爱,致使案主性格比较娇气、任性,渴求爱和关注。出嫁后远离父母,不适应新的家庭环境,无人倾诉,因此经常唠叨以宣泄情绪,以期引起丈夫的重视。
2.了解案主丈夫心理状态。工作人员与案主丈夫多次电话联络或面谈,他表示自己心中仍然顾家,但妻子经常唠叨,而且2-3个小时仍不停止,让他难以忍受。自从案主辞去工作后,空闲时间增多了,更容易胡思乱想。他本人在外工作,独力支撑家庭经济已经不易,回家又要担心母亲和妻子的关系,压力实在非常大,才会动手动脚打她。他希望妻子可以改掉喋喋不休的习惯,双方平静生活。
与案主夫妻双方分析对方的想法及意愿,指导案主夫妻沟通相处。服务站工作人员在分别理顺夫妻一方心态的基础上,再次联系案主夫妻。与案主丈夫分析妻子的心理,与他模拟争执场面,引导他转移情景及帮助他练习控制情绪,并建议他好言相向,坦白向妻子沟通自己的压力;同时与案主阿清分析夫妻的心理状况,引导她改善表达方式,减少对小事唠叨,并尝试找一份稳定的工作,既分担丈夫的压力,又可充实生活避免产生消极想法。
两周后,工作人员按计划回访阿清夫妻相处情况。两人现在面对分歧能冷静下来,案主亦按工作人员的建议,尝试寻找工作,并成功应聘到居住地附近的一间商店做收银员,家庭重回昔日的和谐。
三、困惑及反思
本案例在较短时间内得以顺利调解,可以得出以下启示:
1.运用社工的专业手法,让案主理解到工作人员是关心她,重视她,愿意协助她,取得案主信任。在辅导中让夫妻双方知道幸福婚姻是建立在互相信任、互相包容的基础上的,帮助家庭成员改变家庭沟通模式,从而有效解决矛盾冲突。
2.在缓解婆媳矛盾中,丈夫的角色非常重要。丈夫应承担改善两人关系的责任。丈夫的鼓励对妻子的改变起着不可取代的作用,同时夫妻两人之间沟通模式的重建,感情的升温,也有助于妻子改变对家婆的态度。
3.由于案主在矛盾初起时就前来求助,双方的矛盾才能及时化解,否则矛盾加深到一定程度,调解的难度就会很大。因此,从此案例中可反思到:日后工作还应加强普法宣传,让有需求的妇女建立及时求助的意识,不要在难以挽救时才想到求助,这样才能避免造成大伤害。(中山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