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市龙岗区妇联“五大行动”助推家庭文明建设
10月23日,第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一次会议通过了新制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新法将于2022年1月1日起施行。为家庭教育立法,体现了国家对家庭教育的重视,要求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树立家庭是第一个课堂、家长是第一任老师的责任意识,承担实施家庭教育的主体责任,用正确思想、方法和行为教育未成年人养成良好思想、品行和习惯。
近年来,深圳市龙岗区妇联以促进儿童身心健康成长为目标,以提高家长科学教子素养为重点,以丰富多彩的活动为载体,通过“和谐万家、文明万家、赋能万家、守护万家、温暖万家”五大行动,不断推进家庭文明建设规范化、制度化、常态化发展,成功创建4个广东省家庭文明建设示范点和5个广东省“儿童友好示范社区”,龙岗区甘坑客家小镇成功获评广东十大、深圳唯一的首批广东省家风家教实践基地。
◆和谐万家·家庭建设兴家行动
围绕家庭建设主题,从促进家庭发展、健全家庭功能的角度出发,将家庭文明建设工作纳入全区精神文明建设,龙岗区妇联联合区文明办、区纪委监委等单位,分类开展“廉洁家庭”“绿色家庭”“书香家庭”等活动。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社区居民代表、媒体代表等,共同参与评议寻找“最美家庭”活动,通过组织推荐、社会评荐、个人自荐,投票推选出具有一定社会影响力和良好示范意义的“最美家庭”标兵户。累计培育各级“最美家庭”591户,其中全国最美家庭2户、省最美家庭3户、市最美家庭128户。
◆文明万家·家庭风尚传家行动
依托吉华甘坑小镇、龙岗鹤湖新居、横岗茂盛世居、南湾致富思源展览馆等本土资源,通过深挖特色、提升空间、凝聚队伍、筹创品牌等做法,打造浸入式“家风家教”品牌项目。结合妇联大讲堂、巾帼大宣讲等活动,在全区11个街道推广家庭文明剧场,通过快板、说唱、情景剧和小品等节目,引导广大妇女和家庭积极参与家庭文明建设活动。充分发挥社区“妇女儿童之家”的阵地作用,举办宣讲会、分享会、互评会、文艺演出等600余场,征集到好家风好家训200余条,家庭“最美瞬间”照片近1000幅,产生了良好的社会影响和教育效果。
◆赋能万家·家庭教育齐家行动
发掘家教家风实践基地的自身发展动力,联合区教育局,依托龙岗区家庭教育指导中心专业讲师队伍,共同开展“爱家讲堂”“幸福家庭”公益项目等妇联品牌项目,结合亲子教育、家风促廉风、红色文化、儿童培育等内容,开展“健康成长”育人坊、“优良文化”传承坊、“筑梦花开”公益坊等家风体验和党史学习教育主题活动1500余场,惠及3.2万人次,通过系统的家庭教育课程体系,让更多家庭掌握科学的家庭教育理念和方法。如开展“幸福相守”家风坊活动,结合清明、端午、中秋、重阳等传统节日,开展“浓浓端午情 和谐一家亲”“孝亲奉茶 情暖重阳”等主题活动100余场,惠及3200余人。开辟专栏,编印《龙岗家故事》,推出访谈电台栏目《妇联有约》,多渠道、全方位、常态化地对先进典型进行集中宣传报道。目前已播出访谈节目211期。
◆守护万家·家庭平安守家行动
充分发挥家庭家教家风建设在基层社会治理中的作用。鼓励以家庭为单位参与志愿服务活动,组建了13支1200余人的巾帼志愿队伍,吸引家庭成员走出“小”家、融入“大”家,传承节日习俗、感悟家风内涵、增强文化自信,把家庭家教家风建设活动同解决群众家庭和个人实际困难结合起来,支持服务对象由参与者到组织者的转变,积极引导家庭集体参与“抗击新冠肺炎”“无疫小区”“反诈骗宣传”“扫黄打非”“扫黑除恶”“垃圾分类”“交通指引”等基层治理活动,平均每年380余场,服务人数超过2.7万人,有效助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建设。
◆温暖万家·家庭服务惠家行动
从关注家庭需求、服务民生入手,打造“妇联妈妈”品牌项目,由区、街道、社区妇联干部,“巾帼文明岗”岗位负责人,“三八”红旗手,爱心女企业家,巾帼志愿者等组建“妇联妈妈”队伍,并为困境妇女儿童建立台账,细化对困境妇女儿童和家庭服务需求和服务效果的分析,有针对性地开展“巾帼助学”“平安守护”“阳光暖心”“心理关爱”“提素增能”等帮扶活动,提高服务精准度和服务有效性。如针对在校困境女学生,开展巾帼助学项目,每年为150名困境女学生提供30万元助学金;针对有“心理困境”的家庭成员,开通13条“安心姐姐”心理援助热线,提供心理咨询571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