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门市江海区全面推动“平安家庭”创建活动
“平安家庭”创建是妇联组织参与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的基本载体。江海区妇联作为区综治成员单位紧紧围绕工作大局,在全区范围广泛开展和积极参与创建平安江海活动,加强面向妇女和家庭的基层维权服务力度,带领广大妇女在维护妇女儿童合法权益、创建“平安家庭”、 “文明家庭”等方面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维护了社会稳定,促进了经济发展。2016年全区平安家庭覆盖率达99.96%,顺利通过市妇联和区综治办检查考核,并获得全市四市三区的最高分。
一、领导重视、齐抓共管,凝聚“平安家庭”创建活动的社会合力
一是领导重视,措施到位。我们把“平安家庭”创建活动作为社会稳定和精神文明建设的一项重要工作纳入全区平安江海的整体规划,纳入全区平安创建考评中。在抓好公民道德、职业道德教育的同时,注重搞好家庭美德教育,将家庭的平安与稳定列入首要教育内容。区、街、村(社区)三级都成立了由分管领导任组长的“平安家庭”创建活动协调小组,召开会议,下发文件,研究“平安家庭”创建情况,确保一方稳定,推动了“平安家庭”创建活动的深入开展。
二是密切配合,齐抓共管。“平安家庭”创建工作是一项社会系统工程,单靠妇联一个部门的力量,难以达到预期效果,为了形成全民参与、各部门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作为平安家庭创建领导小组牵头单位,区妇联积极推动《江门市江海区开展“平安家庭”创建活动实施方案》的贯彻落实,联合区公安分局设立了家庭暴力投诉站,对实施家庭暴力的成员进行处理;联合区法院发挥妇女干部人民陪审员的作用,依法处理妇女维权案件;联合司法局利用法律援助中心,对弱势群体实行免费服务。全区形成了由妇联、综治办牵头协调,有关单位密切配合、配套联动的工作机制。近年来,各级妇联突出妇女维权维稳这一主题,创新工作思路,积极探索平安家庭创建的新举措、新办法、新途径,主动对接、主动融入社会管理和创新,扎实推进平安家庭创建活动,从2014年开始,平安办、文明办、妇联联合举办“五好文明家庭”(平安家庭)评选活动,将“五好文明家庭”和“平安家庭”创建活动结合在一起,到目前为止,共评选出19200户“五好文明家庭”(平安家庭),占全区总户数的37%。
三是层层发动,抓好队伍。首先,在全区各村(社区)建立了妇女禁毒、禁赌工作队伍,她们积极组织起来,抓赌、教育,在农村形成了良好的社会风气,促进了家庭的和睦与稳定。其次,注重发挥“巾帼志愿服务队”在“平安家庭”创建活动中的主力军作用。以妇女组织为依托,以社区、村为单位,在全区广泛建立了“巾帼志愿服务队”,服务队坚持“自愿参与、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的原则,吸收在群众中威信较高、热心公益事业、愿意为妇女群众服务的妇女参加。目前,全区已组建“巾帼志愿服务队”66支,成员近5000多名,她们在维护家庭的安定团结、社会的和谐稳定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二、拓宽渠道、创新模式,切实解决妇女群众的维权需求。
江海区妇女维权服务站、广东省妇女维权与信息服务站(江海分站)和3个街道的妇女维权服务站在2016年先后挂牌投入使用,填补了我区没有区、街道两级妇女维权服务站的空白,进一步拓宽了妇女维权渠道。维权站由江海区妇联负责组织实施,采取政府购买服务形式,由社工组织机构派人驻点受理日常接访等相关工作,为广大妇女群众提供更便捷的服务,通过建立健全工作机制、不断提高社会专业服务水平、定期将接访转变为到群众中听取意见等措施,方便了辖区妇女群众的维权咨询,受到广大妇女群众的欢迎。2016年6月至今,区妇女维权站接待和处理妇女信访157宗,开展了20宗个案跟踪服务。
三、强化措施,健全机制,推动“平安家庭”创建活动向纵深发展
江海区妇联采取了三项措施,为“平安家庭”创建活动的顺利开展提供了保障。一是宣传发动。一方面在全区利用新闻媒体,举办专题栏目,大力宣传“平安家庭”创建及家庭暴力有关知识。我们通过举办《反家庭暴力法》专题学习培训,请有关专家进行法律讲解,提高《反家庭暴力法》的社会关注度和公众知晓率,进一步增强基层干部学法执法的能力;定期召开民生座谈会,邀请公检法司相关部门和妇女群众就“如何预防和制止家庭暴力”展开讨论,形成妇女维权工作的良性互动,积极营造良好的反对家庭暴力、创建“平安家庭”的社会氛围;另一方面多次在街道、村(社区)举办法律法规宣传咨询活动,结合上门走访,派发宣传资料和宣传品等形式广泛宣传发动 “尊老爱幼,男女平等,夫妻和睦,勤俭持家,邻里团结”等二十字家庭美德以及文明、平安家庭创建活动,推动“平安家庭”创建活动的深入开展。通过多种宣传形式和渠道,大造舆论,使全区的“平安家庭”活动蓬勃发展。二是典型带动。在“平安家庭”创建活动中,我们着力抓了具有特色的各类典型的培养,并对他们的事迹在电视、报纸等新闻媒体上进行了广泛的宣传报道。其中,有省“平安家庭”示范社区――外海金溪社区;有2014年江门市创建“平安细胞”示范点――江南街道文宝健家庭和张健壮家庭;有2016年江门市“十大最美家庭”――容颜锦家庭等等,较好地发挥了典型的示范带动作用。三是活动拉动。为使活动开展的卓有成效,我们注意不断创新和丰富活动载体,发挥活动的拉动作用。一方面以“三八”妇女维权周、“6.26”国际禁毒日、“12.4”法制宣传日等活动为契机,广泛开展创建“平安家庭”、“不让毒品进我家”、“防艾滋病”等各类法治宣传30多场次,把“平安家庭”创建活动作为宣传活动的重点,倡导了妇女学法提素质,家庭平安促和谐理念,营造了男女平等和反家暴的良好社会氛围。另一方面结合节庆日开展群众性的家庭文化及家庭典型的表彰活动,将“平安家庭”创建活动融入其中。如2016年开展的寻找“最美家庭”活动等,从内容到效果都促进了“平安家庭”创建活动的不断深化。
四、创新形式,拓展载体,确保创建平安家庭取得实效
(一)与开展家庭教育知识相结合。广泛开展家庭教育知识的宣传普及工作,为家长掌握科学的教子方法提供服务。引导家长在加强自身学习的同时,积极参加各类家长学校的学习,树立正确的教育子女观念,掌握科学的教子方法。建立了家庭教育联席会议制度,成立了家庭教育讲师团,充实和提高家庭教育讲师团力量,35名讲师团成员针对家庭教育中存在的突出问题,积极开展科学研究,为指导家庭教育工作提供理论支持和决策依据。
(二)与“零家庭暴力社区(村)”创建活动相结合。我们一直把预防和制止家庭暴力作为建设“平安家庭”的重要内容,在各社区(村)成立妇女维权服务站,建立健全了社区(村)预防和制止家庭暴力的咨询、调解、督办等制度,主张以预防为主,调解为先,将家庭暴力化解在萌芽状态,最大限度地避免和减少家庭暴力的发生。加大“反家暴”试点社区工作力度,江南正南社区作为江海区唯一的一个试点申报江门市“反家暴”试点社区,充分利用创建“反家暴”示范社区契机,加强协作,共同促进创建工作。 各级妇联将反家暴宣传作为妇联创建平安高新江海和保障男女平等的重头戏,通过试点以点带面的推进“家庭零暴力,幸福千万家”项目的实施。2016年先后在外海麻三村、礼乐丰盛村开展“平安家园”反家暴活动;在外海金溪社区和礼乐新民村举办 “零距离倾听妇女心声”――民生座谈会等专题活动,进一步提高了《反家庭暴力法》的社会关注度和公众知晓率。
(三)与妇女创业就业工作相结合。创新思路,搭建妇女创业就业平台。擦亮“妇女小额贷款”项目品牌,大力扶持城乡妇女创业就业。重点抓好扶持妇女创业小额担保财政贴息贷款项目,解决妇女在创业过程中的资金瓶颈问题,以创业带动就业,帮助更多的妇女发展生产。引导她们结合各自实际,树立转移发展意识,动员她们从事家政、服务等行业,实现劳动力转移致富。通过劳动力转移,很多家庭不但增加了收入,家庭关系也更加和睦,从而增进了社会的和谐与稳定。截至目前,已为60名城乡妇女发放妇女小额担保财政贴息贷款513万元,促进了300多名妇女创业就业。
(四)与维护妇女的权益相结合。充分发挥已建立的法律援助中心、三级妇女维权服务站等服务机构的作用,为广大妇女提供多种形式的维权服务。采取分类处理的方法,及时处结信访案件。对于重大侵权案件,协调司法局、法院、公安等部门共同解决。各类信访案件的及时处结,维护了妇女的合法权益,促进了家庭和社会的稳定。(江门市江海区妇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