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

关注微信公众号

微博

关注微博

小程序

关注小程序

当前: 首页 > 家儿工作 > 家庭文明建设

注重家庭家教家风,引导未成年人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

来源:广东女性E家园 时间:2020-08-13
  家庭是人生的第一课堂,也是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阵地。近年来,中山市各级妇联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的重要论述,实施“家家幸福安康工程”,统筹协调各方力量支持和服务家庭,让未成年人行为有标准,家长育儿有准则,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未成年人心中落地生根。
  一、以良好家风激发未成年人向上向善
  充分发挥妇联组织在家庭文明建设中的优势,实施家庭文明创建行动,引导未成年人养成好思想、好品行、好习惯。
  (一)培树典型,促进未成年人良好品德的养成。着眼传承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建设相亲相爱家庭关系,持续开展寻找“五好家庭”“最美家庭”“书香家庭”等活动,在社区、学校、企业打造20个省级家庭文明建设示范点,全市涌现6000多户各级各类“最美家庭”,各级妇联通过举办揭晓会、“我身边的榜样”最美家庭故事会、宣讲会、自编自导文艺节目,同时发挥新媒体作用,进行全方位宣传,促进家庭成员,特别是父母,身体力行做好表率,把尊老爱幼、男女平等、夫妻和睦、勤俭持家、邻里团结这些中华民族传统家庭美德传承好、发扬好,潜移默化地带动孩子培养良好品德。
  (二)传承家风,引导未成年人正确价值观的形成。连续5年举办“家和万事兴”家庭文化节,连续6年开展“亲子共欢乐”六一活动,每年举办“弘扬好家风 礼赞新中国”演讲、“童心向党 共同成长”主题教育实践活动等600多场亲子实践活动,培养未成年人爱国爱家情怀。打造省级家风实践基地――南朗镇茶东村陈氏宗祠家风公园,组织1000多名家庭成员开展“百年宗祠里的家风学堂”等活动,学习传承以“诚”持家、以“善”待人等家风文化。围绕乡村振兴战略,开展“美丽家园之美丽家庭”建设工作,开展美化绿化亮化家庭主题活动2500多场,发动10万户次家庭大手拉小手齐参与,引导未成年人养成绿色低碳、简约适度的生活习惯。
  二、以家庭教育促进未成年人健康成长
  实施家庭教育支持行动,引导广大家庭树立科学的家庭教育理念,树立正确育人观、成才观,帮助孩子“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
  (一)注重全面覆盖,多领域发挥家庭教育指导作用。一是发挥市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中心龙头阵地作用。承担全市家庭教育的理论研究、课程开发、队伍培训和活动组织。该中心被全国妇联办公厅、教育部办公厅命名为“全国家庭教育创新实践基地”。二是发挥学校家长学校主阵地作用。全市中小学、幼儿园共建1500所家长学校,每年培训家长100万人次。三是发挥社区家长学校社会阵地作用。全市277个社区(村)家长学校每年各开展家教公益讲堂及亲子实践活动不少于2场。全市开展近1000场“学校放假,社区开学”儿童关爱活动,打通家庭教育的“最后一百米”。四是发挥“中山家长在线”新媒体阵地作用。公众号吸引家长“粉丝”超10万人,每年分享高质量家教文章500多篇,每月两次开展线上音频微课堂,常态化在线为家长解疑答惑。
  (二)注重创新发展,多元化提供家庭教育精准服务。一是积极探索家庭教育指导服务新途径,形成了疫情期间家庭教育“云学”“云玩”“云听”“云考”“云答”“云找”六大模块的“云家教”新模式,其中“云学”超过27万人次,“云答”203个,“云考”2.4万人,“云玩”视频56个,“云听”视频60个。二是开展“亲子阅读”推广活动。连续2年培育“亲子阅读推广人”30人,阅读推广志愿者150人,引导家庭“读好书、好读书、善读书”。三是培育家庭教育微组织。实施“雁阵飞”家长互助微组织领头雁项目,培育各类家委会微组织领头雁370人,发展“孩子群养、家长互助”平台,“雁阵飞”项目获得广东省妇联工作创新奖。四是创新形式分类指导,精准对接家长需求。面向城区家庭开展“中山父母学堂”;面向农村家长举办生动易懂的“汇爱父母剧场”;面向家委会组织“中山家长俱乐部”活动;面向流动儿童和困境家庭开展“和谐家”家教帮扶服务。
  (三)注重安全教育,增强家长监护及儿童自我保护意识。设计中山市儿童安全大使“童童”“安安”,发布儿童安全大使形象微信表情包,制作儿童安全大使雕塑投放至学校、党群服务中心和妇女儿童之家。连续3年举办“童安同行健康成长”儿童安全推广大型公益活动,使家庭成员在实践中提高居家安全、交通安全、食品安全、游泳安全、应急救护等安全技能。“中山市妇联”微信公众号以图文、视频形式宣传儿童防性侵、防骗防拐、防溺水、灾害脱险、网络安全等常见儿童安全知识,增强家长监护意识和儿童自我保护意识。(中山市妇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