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

关注微信公众号

微博

关注微博

小程序

关注小程序

当前: 首页 > 家儿工作 > 家庭文明建设

茂名市妇联做好“家”文章 助力基层社会治理

来源:茂名市妇联 时间:2024-09-04

  茂名市妇联聚焦引领、服务、联系职责,注重发挥家庭家教家风在基层社会治理中的重要作用,以妇女为主体,以家庭为切入点,突出自治、德治、法治互促融合,动员引领广大妇女群众和家庭成员积极参与基层社会治理,为助推全市“1+6+N”基层社会治理工作体系建设贡献巾帼力量。

  一、突出法治,以家事化解促进家庭和睦

  一是强化四级阵地建设。市区两级建立“一站式”服务平台,成立婚姻家庭纠纷人民调解、反家庭暴力工作领导小组,建立妇女维权与信息服务站,组建“工作人员+志愿者+专家”的维权服务队伍,提供免费法律咨询、心理疏导、法律援助、困难帮扶等综合维权服务1654次。全市各镇(街道)建立婚调室,选聘法律、心理、社工、五老人员等担任调解员,专门调处婚姻家庭矛盾纠纷。各个行政村(社区)成立“一村一警一妇干”小组,全市共组建1907个小组负责做好各村妇女儿童保护工作。

  二是完善三项联动机制。建立茂名市反家庭暴力联动工作机制,落实妇联执委普遍联系妇女群众制度,常态化上门走访,滚动开展婚姻家庭矛盾纠纷大排查。联合市中级人民法院印发《关于共建婚姻家庭纠纷多元化解联动工作机制的意见》,落实分类预警、分级承接、分别处置措施,将婚姻家庭矛盾纠纷风险划分“高中低”三个等级,按照“登记、危险评估、分级处理、结案存档、跟踪回访”五个步骤进行处理。联合市检察院制定《茂名市关于建立联合保障困难妇女权益工作机制》,构建“检察+妇联”综合救助帮扶体系。

  二、突出德治,以“好心家风”孕育和美乡风

  一是深化家庭文明建设。持续开展寻找“最美家庭”活动,制作专题宣传片和宣传单张,利用广播、电视、报纸、新媒体等广泛宣传报道家庭典型事迹,充分发挥家庭典型示范带动作用。结合“5.15国际家庭日”,开展“好心家庭日”主题宣传,向全市广大家庭发出“爱家·爱回家”好心家庭日倡议书。联合市教育局面向全市家庭及中小学开展“家国情·小家大家”家庭文明建设活动,引导广大家庭在和睦温馨的氛围中弘扬新时代家庭观,以家庭小切口唱响主旋律、传播正能量。

  二是深化家教指导服务。开展“书香飘万家 共筑强国梦”好心故事妈妈志愿行暨家庭亲子阅读活动,招募30名好心故事妈妈,在社区家长学校、儿童之家等阵地开展百场公益亲子阅读活动,为广大家长提供可感可及的常态化亲子阅读指导服务。开展“万名好心姐姐话家常”家访行动,组织9692名“好心姐姐”探访3968户重点家庭,在思想引领、家庭教育、维权服务、安全教育、生活帮助、学习帮扶、心理疏导等方面提供关爱服务14761次。开展好家教好家风巡讲活动,以“好心家风润童心”为主题,深入村(社区)家长学校开展100场好家教好家风巡讲活动,为5000多户家庭提供家教家风指导服务,构建“家门口”的家庭教育指导模式。

  三、突出自治,以“美丽庭院”助力乡村振兴

  一是以“四个注重”凝聚建设合力。注重宣传引导,线上线下发动宣传“美丽庭院”建设5122场次,约11.7万人次妇女群众参与活动。注重示范引领,积极探索“村干部先行、党员跟进、巾帼志愿推动、辐射周边家庭”工作模式。注重志愿服务,组织开展清洁家园、植绿护绿、美化庭院行动2.7万场次,约15万人次巾帼志愿者参与。注重督导践行,将“美丽庭院+环境整治”“美丽庭院+移风易俗”等重点工作齐抓共管,形成合力。

  二是以“四个美”提升建设品质。打造生态小院助力“环境美”,引导妇女群众和家庭充分利用“四旁”“五边”打造庭院小景,形成“推窗见绿、出门入园、处处成景”绿美庭院生动局面。打造民俗小院深挖“人文美”,把独具茂名特色的冼夫人文化、荔枝文化、橘红文化等各类本土文化元素融入庭院建设,涌现出“龙眼户”“荔枝户”“三华李户”“化橘红户”“沉香户”等特色美丽庭院。打造文明小院传承“家风美”,将庭院建设与村风村史、家风家训相融合,赋予庭院更多的文化内涵,助推“美丽庭院”“内外兼修”。打造经济小院带动“产业美”,鼓励支持有条件的农户以院落为阵地,打造富有特色的农家乐、民宿等,在“家门口”开辟新的致富门路。全市累计建设各级“美丽庭院”17155户,共有60户家庭被认定为省“美丽庭院”,2个行政村被认定为省“美丽庭院”村,选树了100户市“美丽庭院”、10个市“美丽庭院”村,宜居宜业的和美乡村新图景正在逐渐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