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

关注微信公众号

微博

关注微博

小程序

关注小程序

当前: 首页 > 思想引领

惠州市红紫荆文明实践巾帼志愿阳光站服务项目暖人心 见成效

来源:惠州市妇联 时间:2024-01-05

  2023年,在市妇联的指导下,惠州市心理健康文化协会策划并实施了惠州市红紫荆妇女儿童公益创投——惠州市红紫荆文明实践巾帼志愿阳光站服务项目。该项目深入基层了解长者、儿童、残疾人三类群体的特点和需求,精心设计和开展“阳光助老”“阳光护童”“阳光助残”三大主题志愿服务活动,不断提升巾帼志愿服务的专业化、规范化和项目化水平,探索立足惠州本土的可复制、可推广的巾帼志愿服务模式。

  阳光助老:情系夕阳,耆乐融融

  项目在端午节、重阳节等传统佳节走进社会福利中心、社区长者之家开展助老活动,通过养生操、做手工、讲故事等长者们喜闻乐见的方式,帮助长者丰富精神文化生活,增强养生保健意识,提升对晚年生活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项目还关注到一群热心公益的老年志愿者,她们虽已退休,但仍乐于为社会发挥余热。为此,项目特别为这群志愿者搭建“阳光赋能”服务平台。“退休后我就想成为志愿者发挥自己的余热,自从加入这个团队,我的快乐志愿之路从此开始”,一位退休教师在回顾自己的志愿服务之路时满是幸福地分享道。

  阳光护童:浇灌心田,关爱成长

  项目一方面走进校园,采用“即兴心理小剧场”的活动形式提升儿童青少年应对“校园欺凌”“人际冲突”时的自我保护和问题化解能力;另一方面走进社区,采用“手工+心理”“园艺+心理”等方式创设亲子陪伴时光,通过家长的“高质量陪伴”优化儿童青少年的成长环境。

  此外,项目还聚焦困境儿童的暑期精神文化生活,以志愿者与留守儿童结对开展暑期心灵成长小组的方式关心关爱困境儿童。

  阳光助残:心心相印,残健共融

  项目与龙丰街道康园中心建立帮扶关系,深入调研残友及其家庭的现状和需求,设计并提供精准化、精细化的志愿服务活动。一方面组织志愿者与残友及其家长结对,通过修筑花园、装饰帽子、缝制香包等形式,提升残友们的动手和表达能力,满足他们的康复训练需求;另一方面支持残友及其家庭的辅助性就业,组织动员广大普通家庭的家长和孩子加入“义务售货员”队伍,帮助残友家长们售卖手工艺品。

  截至目前,项目共开展志愿者培训、团建、督导2场次,助老、护童、助残志愿服务12场次,主题宣传活动2场次,累计服务1060多人次。

  阳光站经过半年的项目实施和经验总结,不断开拓创新,立足群众所需、志愿者所能,逐步形成“阳光护童”“阳光助老”“阳光助残”“阳光扶困”“阳光赋能”“阳光家庭”“阳光宣传”等七个板块的服务。

  今后站点将在全国、省、市妇联的指导下,持续推进文明实践巾帼志愿服务的创新发展,探索出更多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做法,为广大的妇女儿童家庭办实事、办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