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要闻 快讯 最新公告 妇女发展 妇女维权 妇儿规划 家庭教育 组织建设 爱心公益 社会服务 文明家庭 巾帼风采
您现在:首页 > 首页手机版 > 组织建设
江门市江海区妇联基层组织建设取得成效
来源:广东女性E家园     日期:2016-09-07 17:30:00     作者:|    打印

  今年以来,在市妇联的指导和区委的领导下,江海区妇联按照中央和省委党的群团工作会议精神要求,积极参与创新基层社会治理,夯实基层组织基础,激发基层活力,着力提升基层妇联组织凝聚力、影响力,着力推进全区妇联组织改革创新,为高新、江海经济社会发展贡献巾帼力量。近日,市妇联副主席林琼笑带队到江海区调研妇联基层组织建设工作,对江海区在妇联基层组织建设工作取得的成绩和亮点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
  一、加强领导,全面推进村(社区)妇代会改建妇联工作
  以保持和增强妇联组织政治性、先进性、群众性为根本,稳步推进村(社区)妇代会改建妇联工作,夯实基层组织基础,激发基层活力。2015年以来,江海区妇联在全区开展村(社区)妇代会改建妇联工作,通过政策措施,把各阶层、各领域的优秀妇女代表挖掘出来,确保各村、社区的妇女代表群众拥护、素质较高、比例均衡,真正体现代表性、先进性和广泛性,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一)调研摸查,有序指导。2015年7月,区妇联组成调研组,深入各街、村(社区)开展专题调研,征求各级妇联组织对改建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在充分掌握基层妇情的基础上,制定印发了《关于在全区开展村(社区)妇联建设工作的实施方案》,明确工作目标、工作流程、工作步骤,设置详细的工作指引。
  (二)试点先行、以点带面。按照“试点先行,以点带面,整体推进”的工作原则,将党组织重视、基层组织建设基础良好、经济和社会组织形态丰富、妇女群众参与意识强的村(社区)确定为有条件进行妇代会改建妇联工作的村(社区)试点,并于2016年2月在外海、礼乐、江南3个街道完成了3个试点改建。截至8月,全区62个村(社区)已完成改建19个,计划到年底完成改建33个。新当选的村(社区)妇联班子,年龄呈年轻化,文化程度较高,兼职副主席和执委均是来自各行各业,具有凝聚力、号召力的优秀女性,班子结构明显优化,妇联组织基础更加牢固,覆盖面更广泛。
  二、结合 “邑家园”建设契机,推进全区儿童之家建设嵌入妇女之家建设
  (一)加强组织领导。建立江海区妇联“邑家园”家庭综合服务中心妇女儿童服务工作联席会议制度。成立联席会议领导小组,区妇联主席梁卫华任组长、副主席李雅琴任副组长,各街道妇联主席任组员,具体落实“邑家园”妇女儿童服务工作,把“妇女儿童之家”建设工作纳入全区“邑家园”建设整体工作计划,统筹力量,因地制宜“建家”、各展所能“用家”、建章立制“管家”。
  (二)建标准、促规范。参照《江门市“儿童友好社区”评估标准》和《江门市“妇女之家”示范点建设项目的方案》的要求,制定了《江门市江海区“妇女儿童之家”管理制度》,统筹、指导好全区各村(社区)的“妇女儿童之家”建设工作,明确建设“妇女儿童之家”的工作目标、建设要求、服务内容、工作标准和检查考核制度,保证“家”有指引、工作有指导、内容有落实、考核有标准,保证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标准化、常态化。
  (三)强管理、促效能。结合建设“邑家园”的契机,制定了《江海区妇联关于“邑家园”家庭综合服务中心建设妇女儿童服务的指导意见》,进一步强化和提升“妇女儿童之家”服务功能。以“妇工+社工+义工”的运作模式,整合资源,推进全区儿童之家建设嵌入妇女之家建设,作为妇联组织凝聚妇女、服务妇女儿童的重要阵地。在“邑家园”和家庭综合服务中心的建设过程中,要求各村(社区)按照“资源共享、阵地共建、合力服务群众”的宗旨,使“妇女儿童之家”真正成为党开展妇女工作的“坚强阵地”和深受广大妇女群众信赖和热爱的“温暖之家”。目前,江海区“ 邑家园”和家庭综合服务中心建设走在全市全列,全区62个村(社区)已完成“邑家园”建设61个,42个村(社区)统一加挂了“妇女儿童之家”牌子。其中礼乐街道率先在5月底完成了28个村(社区)“邑家园”和家庭综合服务中心建设街道全覆盖,28个村(社区)在“邑家园”和家庭综合服务中心内部按照统一的要求加挂 “妇女儿童之家”牌子,从硬件到软件实现了大幅度提升。
  三、搭建各类服务平台,充分发挥“妇女儿童之家”的阵地作用
  区妇联把“妇女儿童之家”建设作为全区妇联组织参与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重要抓手,以服务妇女儿童为导向,以基层需求为导向,不断完善“妇女儿童之家”的主要功能,搭建各类服务平台,为妇女儿童及家庭提供便捷有效服务。
  一是搭建家庭文化建设平台,促进家庭文明社会和谐。各村(社区)以“妇女儿童之家”为平台,结合自身实际和群众需求,积极组织开展关爱健康、解难答惑、扶贫助困、宣传教育等丰富多彩、群众喜闻乐见的活动。如沙津横社区、文昌沙社区、仁美社区、五四村、新兴村、英南村、丰盛村、向民村等纷纷举办430学堂、暑假夏令营、义教义诊等活动;永康社区举办“幸福永远、金色童年”六一儿童节亲子活动和“美女厨房”培训班;新中社区组织“我运动、我健康、我快乐”健步走活动;银城社区开展“妇女齐来 煮出精彩”厨艺大赛;仁美社区开展“活色生香”居家绿化技能培训与插花比赛活动;江翠社区开展“学法律 懂维权 强意识”知识讲座等;永明社区组织留守流动儿童开展“爸爸、妈妈陪我看世界”等活动,丰富了妇女儿童的文化生活,擦亮“妇女儿童之家”的工作品牌。通过各种活动的开展,使“妇女儿童之家”成为村(社区)宣传政策的阵地、传播知识的课堂、传递信息的纽带、联系和服务妇女儿童的窗口。
  二是搭建妇女创业就业服务平台。依托基层劳动保障机构的支持,举办技能培训、推介创业项目,为推进妇女创业就业、满足家庭生活需求提供就近就便服务。如礼乐街道联合江门市农业技术服务中心、江海区科学技术协会在向民村“妇女儿童之家”举办江门市巨峰葡萄病虫害防治技术培训班,共有100多农户妇女参加。通过发动和组织妇女参加各种实用技术培训,有计划、有组织地为妇女提供就业帮助。不断加大妇女小额贷款政策的宣传力度,自2013年以来,已为36名城乡妇女发放妇女小额担保财政贴息贷款341万元,促进300多名妇女创业就业。同时还通过扶持妇女创业小额担保财政贴息贷款项目挖掘典型、加大培育有发展前景的致富女能手,重点支持她们创建基地、合作社,2015年礼乐街道致富女能手吴庭晓的“礼东锦成养殖场”成功创建江门市巾帼创业示范基地,直接带动20多名妇女就业,给周边农村妇女展示了一条致富发展的路子。
  三是搭建困难妇女儿童关爱平台。依托社会各方力量,重点做好贫困母亲和困境儿童等困难群体和家庭的帮扶救助。各村(社区)“妇女儿童之家”对困难妇女儿童进行排查摸底,登记造册,建立了困难妇女儿童资料库。今年区妇联联合市妇幼保健院、区卫计局在礼乐、江南街道共41个村(社区)开展城乡妇女“两癌”免费筛查4500例,各村(社区)“妇女儿童之家”积极组织妇女群众参加“两癌”筛查,目前已开展3000例检查。各 “妇女儿童之家”全面启动“邻里守望 姐妹相助”巾帼主题志愿服务活动,深入群众了解和掌握属地困难妇女家庭和其子女学习情况,在春节、妇女节等重要节日组织开展慰问活动,通过活动引领广大妇女和家庭参加巾帼志愿服务队伍,充分发挥巾帼志愿者在家庭文明建设中的作用,营造携手互助、传递大爱的社会文明环境。据统计,今年以来,各村(社区)“妇女儿童之家”通过各种渠道筹集善款31.56万元,帮扶困境妇女儿童707人次。
  四是搭建妇女儿童权益维护平台。依托“妇女儿童之家”内设的基层妇女维权站,开展普法宣传,调处家庭纠纷,化解社会矛盾,促进社会稳定。如江南正南社区作为市反家庭暴力试点,组织法律志愿者、心理咨询志愿者、驻社区律师定期为社区妇女进行矛盾调处、维权和心理咨询,引导妇女依法维护自身合法权益,防止家庭暴力事件的发生,让更多的家庭更加和睦、社会更加和谐。
  “妇女儿童之家”是基层妇联组织凝聚妇女、服务妇女儿童的重要阵地。江海区妇联在“建家”的过程中,注重在工作方法把握“虚”与“实”的统一,使广大妇女儿童在得实惠中亲历温暖。同时,依托“妇女儿童之家”这一阵地,全面参与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面对面”做好妇女儿童工作,“点对点”抓实妇女儿童需求服务,“心连心”抓好扶贫帮困服务,使妇女儿童工作真正实现落实在基层、发展在基层、受益在基层,树立起具有高新江海特色的“妇女儿童之家”工作品牌。(江门市江海区妇联)

相关新闻: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ngin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