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要闻 快讯 最新公告 妇女发展 妇女维权 妇儿规划 家庭教育 组织建设 爱心公益 社会服务 文明家庭 巾帼风采
您现在:首页 > 快讯
深圳市妇联举办“万花筒·妇儿之家加油站”主题培训暨参访交流活动
来源:深圳市妇联     日期:2025-04-15 11:30:39     作者:|    打印

  4月9日至10日,由深圳市妇联主办、市妇促会承办的“万花筒·妇儿之家加油站”主题培训暨参访交流活动在深圳市妇儿大厦和各区妇儿之家精彩上线。70位来自全市各区、街道、社区的妇儿之家“掌门人”和工作骨干齐聚一堂,沉浸式体验了一场干货满满的“成长充电之旅”。

  本次活动通过主题分享、实地参访、经验交流等形式全面展示了妇儿之家的发展历史、建设要求和创新案例,为基层妇联干部的队伍建设和妇儿服务的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主题分享:把妇儿之家工作融入社区基层治理

  培训现场邀请了深圳市妇联家庭与儿童工作部部长何帆和广州市社会组织研究院执行院长胡小军分别进行主题分享。

  何帆以《妇儿之家的发展历史、功能定位与创新实践》为题,系统梳理了妇儿之家从政策萌芽到体系化建设的发展脉络,并结合典型案例剖析新时代下深圳妇儿之家的创新探索方向。目前深圳市共有752个妇儿之家,其中市级2家、区/街道级41家、社区/园区/村级妇儿之家697家、“三新”领域12家,社区妇儿之家创建率达100%。在社区,妇儿之家基本与党群服务中心资源共享、阵地共建,成为妇联在基层联络、服务妇女儿童的重要阵地。

  何帆还介绍了当下妇儿之家工作的新思路:一是把社区妇儿之家作为参与社区基层治理的主要抓手,协助社区共同解决基层治理中居民特别是妇女儿童碰到的痛点和难点,在“党建带妇建”的整体布局下开展工作;二是以社区党群服务中心为平台,盘活社区资源,开展具有社区特色的妇儿家庭服务,积极与企业、社区基金会、社会团体联动,做好社会化运营的深入探索和实践。

  胡小军以《妇儿领域的社会治理创新》为题,结合新时代关于妇儿家庭事业发展的政策要求,深度剖析了公益慈善、社区治理与妇女儿童家庭服务的深度融合策略,提出要构建完善的社区妇儿之家支持机制,因地制宜,以社区妇女儿童和家庭的需求为基础,以项目为中心,打造专业项目矩阵,将社区妇儿之家打造成为妇女儿童家庭服务的支持平台、社会多元资源对接的枢纽和友好社区建设的引擎,做好“最后一公里”的妇女儿童家庭服务。

  参访研学:妇儿之家运营模式各具特色彰显深圳活力

  本次活动采用分组参访的形式,逐一走访了龙华区深圳北站社区妇儿之家、南山区文竹园社区妇儿之家、福田区康欣社区妇儿之家及市级妇儿之家(妇儿大厦),通过实地考察和现场交流,让学员们充分观察、了解各级各类妇儿之家的服务场景、特色项目和运营模式,并就资源整合和精准化服务展开了深度交流讨论。

  北站社区将社区42个社团资讯全部“上墙”,每年开展“社团文化节”,通过发掘、盘活社区资源,为妇女儿童家庭提供多元化的公共服务;文竹园社区与学校充分联动,组织社区全职妈妈成立“深爱家”互助社团,为校园内特殊儿童的学习和陪护提供帮扶与支持;康欣社区积极构建“校家社医”四位一体协同育人“欣”机制,开展“亲亲知我心”儿童心理情景剧场、“社区妈妈共建花园”等服务,用实际行动传递社区的温暖与关爱。

  学员们纷纷表示,参访中不时被一些细节和故事所打动,也领悟到了要建设好一个社区妇儿之家,不能只是自己“埋头苦干”,而是要协同多方力量,挖掘社区自身优势,在社区基层治理的大框架下,找到解决问题和满足妇儿家庭需求的最佳路径。

  经验交流:凝聚共识共绘妇儿服务新篇章

  活动尾声还邀请了两位社区干部就社区妇儿之家的工作进行经验分享。

  宝安区福海街道新田社区妇联主席陈云坚分享了社区通过“连心”阵地、“贴心”服务、“童心”护航、“润心”家教打造妇儿成长温馨家、暖心家、梦想家、教育家的实践经验。罗湖区渔邨社区社工主任许婉华则聚焦深港家庭需求,生动讲述“芳华·绽放”项目中深港妈妈互助成长的感人故事。

  精彩的案例分享引发了学员们的广泛共鸣,大家纷纷表示,不仅在妇儿服务方面形成了“小切口也可以有大作为”的共识,也为后续各社区的跨区域协作和精准服务提供了更多的灵感和无限的可能。

  本次培训的配套展览——深圳市妇儿之家成果展也在深圳市妇儿大厦6楼市级妇儿之家平台同步展出,重点展示各区妇儿之家建设的成果和特色品牌,进一步彰显了深圳市妇女儿童工作的经验和成效。

  接下来,深圳市妇联将持续搭建交流平台,深化妇儿之家品牌建设,携手社会各界共同书写守护妇女儿童美好生活的暖心答卷。


相关新闻: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ngin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