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

关注微信公众号

微博

关注微博

小程序

关注小程序

您现在:首页 > 社会服务 > 平台建设
抓住机遇 源头介入 扎实推进社区“妇女儿童之家”建设
来源:广东女性E家园     日期:2015-05-21 11:23:00     作者:    打印

  近年来,深圳市妇联以妇女儿童和家庭的需求为导向,把工作重心放在社区,将“妇女儿童之家”建设嵌入社区服务中心,引入社会工作专业手法和社会组织服务载体,推动妇联工作的转型发展,实现习总书记“联系和服务妇女是妇联工作的生命线”的定位和要求。目前,社区“妇女儿童之家”建设已在全市383个社区服务中心同步推进,从制度上保证妇女儿童共建共享社区基本公共服务,得到了广大妇女儿童和家庭的欢迎,激发了妇联基层组织的活力,也夯实了党执政的群众基础。
  一、深入调研、源头介入,推动社区“妇女儿童之家”建设纳入社会建设大局
  2007年,我们抓住深圳市作为全国社会工作试点城市的契机,主动参与社会治理和公共服务,深入社区调研,全面摸清社区妇女儿童和家庭的需求,同时创新妇女工作方法,引入社会工作理念,在社区创办了社区“妇女儿童之家”雏形――“阳光家庭综合服务中心”。在试点成功、群众认可的基础上,2011年深圳市政府将其转型升级为社区服务中心,在全市全面推广。为确保社区服务中心具备妇女儿童和家庭的服务内容,同时解决长期困扰“妇女儿童之家”建设的“五多五少问题”:凭经验工作多,以需求为导向少;工作设想多,经费投入少;挂牌子多,服务内容少;活动类多,项目运作少;临时性任务多,常态化工作少。我们抓住机遇,乘势而为,将社区“妇女儿童之家”嵌入社区服务中心,实现了“三个纳入”:一是把建“家”目标纳入深圳市妇女儿童发展规划,明确规定到2020年全市“妇女儿童之家”建“家”率应达到100%,并列为六项重点实事项目之一;二是把建“家”工作纳入2012年度民生实事项目,明确责任领导、牵头单位和责任单位;三是把建“家”任务纳入“社区服务中心”,联合市妇儿工委、市民政局下发《关于在社区服务中心进一步加强“妇女儿童之家”建设的通知》,明确按照“资源共享、阵地共建、因地制宜”的原则,每个社区服务中心必须设立“妇女儿童之家”服务项目,为妇女儿童和家庭提供多元化、专业化服务,确保“妇女儿童之家”有阵地、有人员、有经费。
  二、创新管理、强化服务,推动社区“妇女儿童之家”可持续性发展
  我们从需求出发、从服务入手,推动“妇女儿童之家”建设标准化、项目化、专业化、特色化:一是标准化管理。联合市妇儿工委、市民政局制定《深圳市社区妇女儿童之家建设和管理实施方案》,指导各社区把妇女儿童之家做实做强,保证建“家”有指引、工作有指导、内容有落实、考核有标准,建“家”的规范化、标准化、常态化和系统化有章可循。二是项目化运作。根据妇女儿童和家庭的需求,市妇联指导各区设计多元化、个性化的服务项目,如龙岗区妇联引进永真公益基金会的|未来社区儿童运动馆,龙华新区妇工委举办妇女儿童之家项目申报会等,并做好督导评估,保证服务项目取得预期效果。三是专业化推进。配强“妇女儿童之家”带头人队伍,引进社工专业队伍,招募一批义工队伍,精心挑选合作企业、社会组织,引进资金和项目提供常态化的服务,打造了妇工、社工、义工“三工”和社会组织“三工一社”的联动模式。四是特色化服务。坚持因地制宜,根据实际需求打造维权关爱之家、文化教育之家、快乐成长之家、创业就业之家等各具特色的妇女儿童之家,实现了“一家一品”、“一街一特色”,让不同层次、不同需求的妇女儿童和家庭共享深圳改革发展的成果。
  三、积极探索、勇于实践,推动社区“妇女儿童之家”富有成效
  经过几年来的探索和实践,“妇女儿童之家”建设取得了可喜的成效:一是助推基层自治改革。“妇女儿童之家”采取“三工一社”的运作模式,用群众工作的方法去做群众工作,不仅增强了妇联开展群众工作的能力和效果,更重要的是“妇女儿童之家”,作为统一、协调、多元的服务实体,为基层搭建了优质的共建平台,实现了服务内容丰富多样,节省了人力、物力和财力成本,符合新时期基层自治改革的实际需要。二是探索了多元主体共建共管的模式。通过主动对接组织、民政等相关部门,由职能部门、各区及街道提供相关资源,妇联设计服务内容和项目,与职能部门联合制定下发“妇女儿童之家”建设、评估、考核标准,指导各社区进一步把“妇女儿童之家”做实做强,共同探索了一条职能部门、各区及街道与人民团体共建共管“妇女儿童之家”建设新路子。三是发挥对妇女社会组织的引领、示范作用。“妇女儿童之家”不搞统一样板、统一模式,根据妇女实际需要,围绕妇女儿童工作领域,对社会组织、对社工起引领、带动、帮助的作用,不仅做强做大了妇联,而且促进了社工、社会组织的良性发展。四是保证了妇女儿童和家庭得实惠、普受惠、长受惠。“妇女儿童之家”作为妇联的“神经末梢”,为妇联组织服务基层提供了一个“接地气”的载体,不仅满足了社区妇女儿童和家庭多元化、个性化需求,而且通过群众的广泛参与,用群众的力量做群众工作,进一步筑牢党执政的群众基础。五是实现了妇女儿童之家建设的整体推进。从试点探索、交流推广到“三个纳入”,使社区妇女儿童之家由“盆景”变成“风景”,由“妇科”变成“全科”,实现妇女儿童之家从单向突破向全面推进、从局部见效向整体提升,让不同层次、不同需求的妇女儿童和家庭共享深圳改革发展的成果。(深圳市妇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