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

关注微信公众号

微博

关注微博

小程序

关注小程序

当前: 首页 > 妇女十四大 > 代表风采

谢秀华:绣出非遗传承,展现巾帼风采

来源:省妇联宣传部、潮州市妇联 时间:2025-02-17
  2月13—15日,广东省妇女第十四次代表大会在广州召开,广东各界妇女代表带着全省妇女的热切期盼,出席巾帼盛会,共商妇女事业发展大计。南粤女声开设“广东妇女十四大代表风采”专栏,讲述她们立足岗位建功立业的奋进故事,展现她们积极投身广东高质量发展的巾帼风采。

  今天,跟粤姐姐一起走进广东妇女十四大代表谢秀华的故事~

  穿针引线绣芳华,巾帼英姿传非遗。来自潮州非遗潮绣领域的代表谢秀华,用她的巧手和智慧,深耕专业领域,一针一线绣出非遗传承的新篇章。

  像母亲和外婆一样,绣出精湛的潮绣作品

  走进谢秀华潮绣馆,眼前的潮绣作品令人眼前一亮:国画绣品意境深邃、引人遐想,花鸟绣品层次丰富、栩栩如生,更有诸多巧妙运用潮绣传统“立体垫高”技法的作品在灯光之下流光溢彩……穿针引线绣出天地方寸,经纬交织印刻文脉精华,一幅幅精湛的潮绣作品传递着历史的厚重与艺术的韵味,让人不禁对这位高级工艺美术师心生敬意。

  潮绣作为粤绣的主流派,以其独特风格技艺和强烈的地方色彩,被誉为中国四大名绣之一。它构图饱满均衡,针法繁多,色彩浓艳,装饰性强,尤其是垫高绣法更是独步天下,产生了“平、浮、突、活”的艺术效果。谢秀华的家族世代从事刺绣艺术,她的母亲、外婆和奶奶都是技艺高超的绣娘,她自小在村中绣棚中长大,在绣工的耳濡目染中逐渐掌握了潮绣的各种针法和技巧,很早就可以独自绣花。

图片

  绵延的文脉相承和世代从绣家庭的熏陶让谢秀华自幼便对潮绣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看着母亲和外婆制作出一幅幅精美的潮绣作品,那细腻的针脚、绚丽的色彩、生动的形象,深深地触动了谢秀华的心。那一刻,她下定决心,要将这门艺术传承下去,将潮绣技艺发扬光大。

  “让更多人爱上潮绣”

  为了传承潮绣技艺,谢秀华付出了巨大的努力,她的作品多次在全国和省级的工艺美术展览中获奖——《自在清雅》等作品先后获得国金奖13个、国银奖1个、省金奖6个、市金奖1个,市特级金奖1个,并受到了国内外专家的高度评价。她不仅自己坚持刺绣,还不断地将面临失传的潮绣技艺整理成文,以供后来者学习。

  纵然精妙绝伦如潮绣,但在机械化生产模式的冲击中,作为非遗手工的一种呈现形式,潮绣还是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冲击。如何让非遗文化在当代更好地传承下去,留住城市的文化记忆,成为了非遗传承者面临的问题。谢秀华深知,潮绣的传承仅靠个人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必须广泛动员社会的支持和参与,让更多社会力量加入到潮绣的保护中来。因此,她积极投身于潮绣的推广和普及工作,通过举办培训班、非遗进校园、展览等方式,培养学生对潮绣的兴趣与喜爱,让更多人走近传统工艺,走近非遗文化,进一步了解潮绣、喜爱潮绣、传承潮绣。

图片

  针脚细密,彩线缕缕,潮绣形成……在谢秀华潮绣艺术馆内,不少年轻面孔拿起针线,学习起这项非遗技艺。谢秀华培养了一批批年轻的潮绣传承人,让潮绣传承团队“年轻”起来,技艺得以传承的同时也助力年轻人创业创新,形成了潮绣传承与发扬的良性循环。

  心系社会,积极参与公益事业

  谢秀华不仅致力于潮绣技艺的传承与创新,更将这份热爱转化为对社会的深情厚意。湘桥区“谢秀华潮绣杯”五人制少年足球比赛、协助湘桥区妇联举办区“湘艺湘趣”暑期潮绣体验班……多年来,谢秀华热心扶贫助学,积极助力社会公益事业,近年来在各种抗灾、疫情防控、扶贫济困及社会公益事业的捐款额超过73万元,被民建广东省委授予“社会服务优秀个人”称号。

图片

  心中有梦,脚下有力。作为广东妇女十四大的代表,谢秀华带着对潮绣的热爱和对妇女事业的关注,与来自全省各地的代表们共同商讨妇女发展大计。她表示,未来将继续致力于潮绣的传承和创新工作,不断探索和实践;同时也将积极参与妇女事业的发展,为构建和谐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