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丹:立足岗位服务百姓,用创新和真心提升服务水平
党的二十大代表,侨银股份党支部书记、工会主席、侨银慈善基金会秘书长刘丹
带领同事参加“爱心替岗”公益活动,深入到政府部门、行业协会分享心得,来到从化区街口街道和基层人员围坐谈话……连日来,回到工作岗位的党的二十大代表、侨银城市管理股份有限公司党支部书记刘丹走进一线,与党员群众共同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
11年前,刘丹离开农村只身来到广州,加入侨银股份成为一名城市管理服务行业的从业者。
11年间,通过不断钻研技术,刘丹先后获得10项国家技术专利,赢得“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广东省劳动模范”“广东省五一劳动奖章”“广州市优秀异地务工技能人才”等荣誉,并以党员身份为推动防疫抗疫、农民工权益保障、建设美丽中国作出应有贡献。
为城市奉献青春的这11年里,刘丹也从一名普通行政员工逐渐成长为党的二十大代表,“能够当选党的二十大代表,在现场聆听党的二十大报告,是无上的光荣,也是作为一名共产党员的骄傲。”
党的二十大期间,刘丹每天都会用笔记本把参会的感受记录下来,一共记录了40多页
用创新和真心提升城市服务水平
刘丹参加广州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举行的“我在现场听报告”主题媒体交流座谈会
人民城市为人民。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了要提升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水平,推进城乡人居环境整治。“作为一名城市管理服务从业者,我们的工作是城乡公共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直从事城市管理服务行业工作的刘丹认为,党的二十大报告为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和新型城镇化指明了方向,而城市服务的变革,是新型城镇化的必然要求。城市想要打造高效的生产空间,宜居的生活空间,和谐的生态空间,就要构建科学高效的城市管理体系。在从事城市管理服务行业的十一年里,刘丹与同事不断创新工作方法,积极推动城市管理服务行业数字化创新,提升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在她看来,越是超大城市,管理就越要精细。
再次回到工作岗位的刘丹,深刻认识到党的二十大报告对城市管理服务行业的引领指导作用。她走进一线,积极发挥党代表作用,利用群众会、座谈会、调研等形式,与党员群众共同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
刘丹出席公司总部举办的“党代表面对面”专题学习
10月26日,环卫工人节,在从化太平镇步行街,刘丹带领侨银股份总部80多名党员参与到“爱心替岗”路面清扫保洁工作中。“基层红色阵地”位于“@城市”模式六大功能之首,凸显了公司对党建引领企业发展的重视。“在环卫工人节举办‘爱心替岗’活动,除了让环卫工人歇一歇之外,更重要的是借此发扬党员带头干、服务在一线的先锋精神,让他们亲身体验城市服务各环节,进一步推进城市服务工作做实做细。”刘丹介绍到。
刘丹在从化区街口街道和基层人员围坐谈话
今年,刘丹所在的侨银城市管理股份有限公司创新提出了现代化综合管理服务模式,将“基层红色阵地+柔性治理+城市公共服务+微改造+特色经营+低碳生活”几大板块融合,形成一体化城市运营服务。刘丹表示自己将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指引,深度钻研“@城市”全域治理模式,助力城市人居环境的综合提升。“党的二十大精神将成为我接下来工作的指引和奋斗动力。”
关注外来务工人员 推动职工权益保障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必须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鼓励共同奋斗创造美好生活,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这让刘丹感触很深。
她说,2011年刚到广州时,因为人生地不熟,也有过焦虑彷徨,在安家立业时曾遇到种种难题。“如今,我也要尽己所能帮助更多人融入城市,就像报告所说,使人人都有通过勤奋劳动实现自身发展的机会。”
为帮助更多外来务工人员和困难职工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刘丹成立“侨银爱心基金”,不遗余力地推动农民工权益保障、困难职工帮扶。目前,“侨银爱心基金”已经投入资金超百万元,累计帮助百余名困难职工解决了职业发展、子女入学、健康医疗等实际问题。
为倡导社会更多关注、关爱环卫工人,刘丹还发起“万里清洁行”“爱心替岗——关爱环卫工人”等公益活动,同时不断升级环卫设备,切实减轻环卫工的工作负担,提高环卫工人作业安全保障。
刘丹参与致敬环卫工人爱心替岗活动
“目前,侨银股份90%以上人员均为聘用农民工,我们用‘保就业、促稳定’等实际行动坚持关爱农民工、积极帮扶困难职工,并设立了‘员工权益窗口’‘职工俱乐部’‘侨银爱心基金’等机构,让他们感受到家的温暖。未来,我们将努力做好本职工作,让百姓生活得更幸福,让城市更美丽。”刘丹说。
在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过程中,更多的设想在刘丹的脑海里成形。刘丹介绍,她与公司正通过“@城市”模式,加强城市基层党建,配合在乡村、街道社区、社会组织和其他基层单位成立党组织,从阵地氛围、活动形式和服务多样三个方面,健全基层活动阵地,激发支部党员活力,发挥党在社会基层组织中的战斗堡垒作用,打通为民服务“最后一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