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

关注微信公众号

微博

关注微博

小程序

关注小程序

当前: 首页 > 妇儿规划 > 国策宣传

一沙一水一世界——韶关“两小池”建设开启乡村儿童友好新模式

来源:韶关市妇联 时间:2024-09-03

  沙水是大自然赐给小朋友们的礼物,水的清凉,沙的激情,给小朋友们带来非凡的感官体验,让小朋友们在玩耍中探索学习,锻炼动手能力,激发创造力和想象力,促进情绪宣泄和情感满足,促进社会性发展。近年来,韶关以小水池、小沙池“两小池”建设为小切口,通过“三坚持三确保”,开启了韶关乡村儿童友好新模式,目前已取得初步成效,深受乡村儿童好评。

  一、坚持问计于“童”,确保“童”参与

  秉持“为儿童创建、请儿童参与、让儿童受益”的理念,让孩子们参与到“两小池”的设计、建设过程中,使他们对游玩空间有归属感和参与感。

  一是在前期调研中“听童声”。在村里,孩子们最喜欢玩的是什么?通过村儿童议事会,广泛收集孩子们的意见建议,“我想玩水玩沙”“我喜欢玩跷跷板,秋千,还有滑滑梯”“我喜欢摇摇车,蹦蹦床”。经最后统计,喜爱玩水玩沙、支持建小水池小沙池的小朋友数量高居榜首,于是,“两小池”建设摆上日程。

  二是在设计过程中“汇童智”。“两小池”建在哪里、建成什么样子都广泛征求村里孩子们的意见,让他们亲自参与用地选择,设计初稿出来后多次召集孩子们开会,广泛征求他们的意见建议,确保将孩子们的智慧融入设计稿中。

  三是在施工过程中“童监督”。在“两小池”施工过程中,孩子们在课余时间积极主动来到施工现场监工,看着他们理想中的“两小池”一天天变魔术般从无到有,从有到优。有的小朋友还参与到“两小池”的建设及周边环境的绿化美化中,参与小池围栏彩绘,在周边种上自己喜欢的花花草草等。

  二、坚持规范建管,确保“童”安全

  儿童游乐,安全责任大于天。只有将安全责任落实到位,设施维护到位,才能确保“两小池”安全持续运行,为孩子们带来“大乐趣”。

  一是确保水沙安全。小水池的水源大多从当地天然的山泉引流注入,保证“源头活水”,确保水质安全。水位控制在0.5米以下,确保儿童在水中玩耍时的安全。沙池的沙多为白幼沙,经过遴选、过滤、消毒,确保符合儿童安全标准。

  二是确保配套安全。“两小池”及所有配套设施均符合“适儿化”标准,避免孩子们奔跑、嬉戏过程中受到伤害。防晒防滑设施等全部配置到位,周边绿植品种等考虑无毒、常青、少花粉,确保孩子们游乐安全、家长们省心。

  三是确保管理到位。“两小池”建成后,村委安排专人加强设施维护,确保儿童游玩环境的长期可持续。设立安全标识标语,加强家长、孩子的安全宣传,不断提升他们的安全意识,让他们明白自己才是自己的第一安全责任人。

  三、坚持以点带面,确保“童”受益

  一是坚持试点先行,由点到面铺开。仁化新龙村、翁源青云村等多地的成功实践,为其他地区提供了可复制可借鉴的宝贵经验。目前全市已建设“两小池”近20个,各地还在不断复制推广、提质扩面,受益的儿童将越来越多。

  二是借势借力借地,汇聚各方资源。抓住典型镇、典型村打造及美丽庭院建设契机,将“两小池”建设纳入规划,同设计、同施工;通过村委出钱,争取乡村振兴基金会支持、乡贤出资、地方村民自掏腰包等方式,各地不拘一格推动“两小池”等儿童友好空间建设,共同推动乡村儿童友好。

  三是共建共治共享,优化服务提升。以“两小池”建设为突破口,通过庭院改造和村庄环境提升,打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游玩场所。结合村庄的自然环境和特点,引导村民参与到儿童友好环境的建设和维护中。持续优化公共服务供给,加强与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相融合,妇联、民政通过“善美儿童之家”,加强对留守儿童关心关爱,共同塑造儿童友好的良好社会环境。

  2024年,韶关成功入选第三批建设国家儿童友好城市名单。韶关各级党委、政府正以此为契机,在儿童友好城市建设的基础上,以小水池、小沙池“两小池”建设带动全市乡村儿童友好环境建设,乡村儿童的“友好梦”正在逐步变成现实,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节节攀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