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

关注微信公众号

微博

关注微博

小程序

关注小程序

当前: 首页 > 各地快讯

韶关市“巾帼驿站”成为妇联执委服务党建、服务妇儿的一面“旗”

来源:广东女性E家园 时间:2020-10-12
  为破解农村妇联工作人手不够难题,进一步发挥村级妇联执委的作用,让农村妇女儿童得到更好的服务,在省妇联指导,韶关市委高度重视,政府大力支持下,韶关市妇联创新打造了基层妇联工作载体“巾帼驿站”,成为广受基层妇联欢迎的工作新平台。截至目前,全市已创建了首批100个村“巾帼驿站”,以及20个村“巾帼驿站”示范点。
  星星之火---“巾帼驿站”应运而生
  在韶关市新丰县下埔村,说起潘静雯,那可是人人都竖大拇指。她是下埔村的“当家人”,也是村妇联的优秀执委。她不但带领村“两委”干部树立了“没钱也要干、群众就是最可靠的力量”的新时代“下埔精神”,将下埔打造成了闻名全市的“网红村”,更联合村妇联主席打造了韶关首个“巾帼驿站”。执委们通过“巾帼驿站”工作新平台,发挥各自优势,广泛链接资源服务全村妇女、儿童和家庭,村妇联工作开展得有声有色,执委们成为了村党支部可依靠的重要力量,也成为了妇女群众最可依赖的贴心人。在各位执委的共同努力下,“巾帼驿站”成为了村党支部、村妇联向妇女群众宣传党的方针政策的思想阵地、培训妇女创业就业技能、学习各类文化科学知识的文明学堂、让妇女展示手工艺术及才情的巧手工坊、为妇女进行普法维权和各类信息服务的良好平台。  
  燎原之势---“巾帼驿站”发展壮大
  2019年韶关市妇联在认真总结下埔村“巾帼驿站”成功经验的基础上,经过深思熟虑,确定了在全市打造村级“巾帼驿站”示范点的工作思路,并得到了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市妇联立足本市实际,广泛征求各地意见,深化完善工作方案,围绕党委、政府中心工作,精心设计了思想阵地、美丽家园、创业平台、文明学堂、善美之窗、巧手工坊、温暖之家、健康天地、“五亮”载体九大项目工作,作为“巾帼驿站”的“工作筐”,每个驿站根据各地的实际情况,自主选择项目开展工作,由村妇联主席负责统筹,其余 10位执委作为项目工作执行人,具体负责本组项目的组织、实施工作。每个项目组成立一支对应的志愿者队伍,协调相关资源,协助执委做好相关工作。
  全市各级妇联按照建“站”要求,坚持顶层设计与群众参与相结合、试点打造与队伍建设同推进、实施项目与乡村振兴同落实,推动“巾帼驿站”建设各项工作扎实开展。各“巾帼驿站”在全市各县(市、区)妇联、各基层妇联的支持指导下,确定项目任务,成立领导小组,建立工作队伍,确定活动场所,建立规章制度、工作台帐,争取经费支持,打造工作品牌。做到了工作制度上墙公示,室内外都有“巾帼驿站”宣传元素,驿站建设氛围浓厚。同时做到了工作有计划、有总结,开展活动后能及时收集资料,撰写工作信息。村妇女儿童、单亲特困母亲、留守儿童、困境儿童、流动妇女儿童等都有造册登记。市、县两级妇联不定期到各“巾帼驿站”调研指导,推动工作向规范化、品牌化发展。  
  红透半边天---“巾帼驿站”遍地开花
  目前,全市首批100个“巾帼驿站”如颗颗明珠散落在丹山锦水间。走进各地“巾帼驿站”,执委们工作积极性空前高涨,项目工作异彩纷呈。“巾帼驿站”让基层妇联执委找到了工作新平台,让基层妇联工作在妇女群众身边变得有形化、常态化,让广大妇女群众时刻感受到妇联“娘家人”的温暖。
  近年来,韶关市妇联依托“巾帼驿站”,组织开展“善美韶城巾帼大宣讲”“巾帼心向党?建功新时代”等宣讲活动200余场,开展“我爱我国、我爱我家”亲子阅读活动100余场,通过通俗易懂、直白鲜活的语言,用群众喜闻乐见的活动,把党的方针政策、惠农政策以及法律法规知识向广大农村妇女群众讲好、讲深、讲透,使广大农村妇女进一步增强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政治认同、思想认同、情感认同。
  依托“巾帼驿站”开展“巧编织 惠生活 家创业”“瑶绣培训”等妇女创业就业培训活动近百场,培训农村妇女近万名,引导广大农村妇女积极开展乡村旅游、现代种养等,推动乡村产业发展,利用抖音、B站等新媒体进行直播销售,助力当地产业发展。在2019年的第二届“中国农民丰收节”活动中,韶关市18个妇女创新创业项目参展,受到省领导的高度肯定。
  依托“巾帼驿站”,基层妇联执委们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中,组织广大农村妇女,以发放宣传资料、标语上墙、悬挂横幅、用小喇叭循环播放等方式,走进村民家中,广泛宣传各级党委、政府疫情防控的政策措施,教育引导群众提高自我防护意识,积极开展关爱一线医护人员、工作人员和特殊困难群体的公益活动,为坚决打赢疫情阻击战、夺取防控斗争胜利贡献出了巾帼力量。
  依托“巾帼驿站”,广大农村妇女群众学习了文明礼仪、家庭教育、美化绿化、卫生常识等,提升了综合素质,参与乡村振兴工作的热情高涨,涌现出了一大批书香家庭、平安家庭、文明家庭、最美家庭、星级文明户、美丽家园示范户,逐步形成了乡风好、民风淳、家风正的新风尚。
  依托“巾帼驿站”,通过实施家庭矛盾调解、法律维权、家庭文明建设、家庭教育等多个项目,基层涉及婚姻家庭方面的矛盾明显减少,农村居民的文明素质、文化修养也整体得到了提升,文明意识、法律意识进一步强化。
  下一步,市妇联将在全市首批“巾帼驿站”取得成功经验的基础上,不断深化提升,进一步突出强化妇女之家、儿童之家功能,以点带面,推动全市“巾帼驿站”更加成熟、更出成效,让其真正成为当地党委、政府中心工作的重要抓手,妇女的“幸福港湾”。(韶关市妇联)